“变相加息”调查

2011-11-04 00:00:00 | 作者: 徐芸茜来源:华夏时报

【编者按】[标签:描述]

本报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目前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是7.05%,以这样的代价,企业就能从银行贷到款吗?答案是,很难!这是银行的错吗?答案是,不一定!
    《华夏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企业老板、金融机构、个人贷款者发现,在今年货币政策持续偏紧的背景下,银行的确面临着无钱可贷的窘境,压缩贷款额度是必然的选择,而企业、个人要想争到贷款则通常要在基准利率上上浮20%-40%,年化利率在8.13%到9.18%之间。
    别惊讶!这的确是银行在“变相加息”。和法定加息相同的是,使用资金成本上升了,且是更大幅度的上升;不同的是,存款回报并没增加,存进银行的钱也没增多。
    对此,多位专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想适当增加银行可贷额度,现在可选择加息,都“变相加息”了,何不明着来!问题又来了,这不是货币政策更紧了吗?
    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看来,目前的调控当然不是要紧,而是要更有艺术性,“从宏观层面,可以考虑做两件事——继续加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一面加息吸引更多的存款改善存贷比,一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开闸放水,结果是货币政策全局变松。早在10月24日,财经评论家水皮在其专栏“水皮杂谈”中就曾表示,这将是宏观调控的“神来之笔”。
    事实上,银行信贷开闸的迹象越来越明显。11月初的消息显示,多家银行从10月份开始已适当增加了信贷额度。11月3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连续第四个交易日回落,隔夜利率与7天利率分别降至3.0900%和3.3975%,市场上资金面越来越宽松。
差钱的银行
    在当今的经济社会,银行缺钱早已不是什么黑色幽默。
    即便你是“优质客户”,如公务员、国企或事业单位人员,又或者在京工作满5年收入稳定且无不良信用记录,目前想在银行拿到房贷,也是十分艰难。
    最近两个月来在北京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刘女士为了房贷忙得焦头烂额。9月初,刘女士在北京朝阳区买了一套房子,交了50%的首付款后,她开始等待银行贷款,但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她的按揭贷款却始终没有批下来。按捺不住的刘女士给银行打了电话,被告知银行的房贷刚刚放到5月份,目前“没有额度”,大家都在排队等待。
    无奈之下,刘女士试图和银行谈放开条件,终于有几家银行松口,提出如果可以接受利率上浮的话,那么可以帮忙申请看看,但不能保证今年年内能够申请下来。
    “一贷难求”更多的还是体现在企业老板身上。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江浙一带老板频频出逃,多因资金链断裂。有老板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已持续好几个月了,想从银行贷款大多就一句话,没钱!量少的话上浮利率或可拿到点,需要的钱多只有去找高利贷了,结果就是恶性循环开始了。
    中行一位负责房贷业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9月至今,他手头已经压了有1.5亿元左右的贷款申请,难以获批,额度非常紧张,现在还要为中小企业贷款让路。
    今年以来,国家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得银行大量资金被冻结,可用资金的减少导致银行不得不紧控房贷等个人贷款规模。此外,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银行存款增长缓慢,甚至多家银行出现了负增长,M2增幅创10年来新低。
    本报记者在梳理银行业三季报时发现,多家上市银行存贷比已逼近监管红线,第三季度甚至出现存款外流现象。
    “上述情况在国有大行还好一些,而在一些股份制银行内则比较普遍。”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分析师刘涛对记者说。
    北京某股份制银行计划财务部经理焦先生则对本报记者坦言,年初央行按照差别准备金模型和窗口指导确定了该行信贷规模,四季度还剩500亿元可用,但受存贷比约束,今后新增贷款规模主要取决于存款增量。
    因此,未来的两个月内可能存在的情况是,一些银行可贷资金极其有限,即便在大环境要求转松的情况下,也是放贷“有心无力”。
    兴业银行信贷部陈经理告诉本报记者,三季度该行全北京信贷额度才2000多万元,主要借贷方向为中小企业,所以目前该行房贷和车贷基本都已经暂停了。
“变相加息”
    狼多肉少,肉价想不贵都难。
    随着年底信贷额度的收紧,多家银行开始酝酿进一步给钱“涨价”。
    11月2日,记者来到一家兴业银行网点提出申请房贷,大堂经理刘先生明确告诉记者,下半年以来该行原则上已经基本不接房贷业务了,如果一定要申请的话,那么就要接受利率上浮最低20%。在建设银行,记者了解到首套房贷最低利率为基准利率上调5%,最高的要上调30%;而招商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也要上浮10%以上。
    而随着当前银行放贷门槛日渐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通常在基准利率上也上浮20%至40%,年利率高的可达到9.18%,即便这样,规模较小的企业要获得银行贷款,也要耐心排队。
    对于银行利率普遍上浮的现状,建设银行个贷中心经理李余晖对记者表示,这与国家宏观政策的关系密不可分。
   “今年国家整体的房贷额度非常紧张,因此银行只能采取上调利率这样的市场化手段解决问题。”因此,他认为信贷紧缩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郭田勇认为,今年以来,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升至21%,市场流动性紧张,信贷规模大大压缩。在规模受控的情况下,银行盈利的压力却并没有减少,以价补量、调高利率是必然的。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16家上市银行共实现净利润超过6900亿元,同比增速超过31%。
    分析人士指出,银行主动上调个人贷款的利率,对于贷款人来说,相当于接受了银行的变相加息。目前国家“定向宽松”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而随着银行贷款利率的调高,中小企业用钱成本势必也增加。
    据已披露的三季报数据,有超百家上市公司三季度财务费用过亿元,一些企业由于融资成本提升、利息支出大幅增加导致业绩下滑、亏损面扩大。如吉电股份前三季度亏损7115.14万元,当期财务费用为2.71亿元,去年同期则仅有6680.88万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则认为,这从另一个层面看,也反映我国实际上还是存在一定加息空间的。
下调存准率?
    硬币有两面,一面是利息上调,另一面则是准备金率下调。
    刚刚公布的10月PMI回落超预期,只有50.4%,略高于扩张和萎缩中间线,充分显示表内外信贷紧缩导致实体经济下滑过快。同时,购进价格指数大幅回落至46.2%,通胀压力明显缓解,给政策放松提供条件。
    2011年的CPI和GDP在经历了长达7个月的相悖走势之后,终于开始保持同步,这也是决策层一直以来最希望看到的,代表着左右为难的宏观政策终于可以变得简单了——只需看GDP回落的目标就可以了。
    因此,澳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刘立刚认为,中国应该考虑尽快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于中小银行来说,至少应该降低两次存款准备金率。
    而在郭田勇看来,仅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不够的,应该加息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举。因为加息不仅有助于缓解负利率状况,还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眼下民间借贷比较突出,原因可能就在于银行内与银行外利差太大。利差越大,就越有资金去投机。如果把利差的水平落差缩小,那么高利贷就会变少。
    至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在郭田勇看来,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缓解银行流动性紧张的问题,对中小企业融资有帮助。
    紧缩货币政策的“变调”前奏已悄然奏响,最直接的证明是10月底四大行贷款投放规模数据猛增。
    国泰君安分析师姜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10月末银行贷款增长加速看,目前央行在第四季度或将放松信贷控制,如果按2011年新增信贷7.5万亿元目标测算,11月、12月新增信贷或将分别达到7000亿元,表明信贷政策从11月起或将出现明显宽松。
    建设银行一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近期他们已接到宏观调控部门询问是否适当放松了信贷投放。
    现在制约银行信贷能力的最主要因素除了准备金率,还有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因此,此时将隐性加息变为直接加息,或许会直接增加银行的存款率,从而缓解银行的资金紧张。
    11月2日,美联储宣布维持现行宽松货币政策,而此前欧洲央行的降息预示着全球货币宽松的序幕将拉开,欧美的金融危机预计都将以印钞票等宽松货币手段来解决,因此国际市场资金面将会进一步好转,这也为中国的宽松政策提供了空间。
    加息与上调存准率政策本身,“一紧一松”存在对冲,但政策效果最终都是为了增加流动性,对于目前中国的宏观形势来说,此时需要的正是这样的“神来之笔”。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