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11月7日援引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表示,实行利率市场化,是中国建立市场化金融体系的基础和前提。随着人民币实行国际化、自由化的进程,留给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间已非常紧迫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条件已基本成熟。
第一财讯:中国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11月7日援引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表示,实行利率市场化,是中国建立市场化金融体系的基础和前提。随着人民币实行国际化、自由化的进程,留给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间已非常紧迫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条件已基本成熟。
于学军表示,中国关于实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应提上重要日程,不然,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合理的扭曲现象,社会融资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无法解决。
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虽然存在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银行经营模式与现实需求不相匹配等矛盾,但根本原因却是我国现有金融体系存在的制度性弊端所造成。当中的关键因素就是我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至今仍然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而社会资金又由其完全垄断。
由于我国金融业仍然实行的垄断经营,全社会资金主要控制在银行体系中,而其价格又未实行市场化,资金市场便无法出清,自然就会制造紧缺现象。
于学军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标志,是银行业存款利率的自由化,即是由市场竞争主体依据市场竞争规律而形成的浮动利率。具体的时间表可以快一点,用3年即可完成;也可以稳健一点,拉长改革时间,用5年左右完成。
他给出的改革的具体设计为:第一年规定银行存款利率可以最高上浮20-30%,第二年则上浮到50-60%,第三年实现完全放开;而同期贷款利率的浮动应更宽松一些,甚至可以一步到位完全放开。
而稳健的改革,则可先由中央银行采取不对称调息,有意收窄银行存贷款利差,例如由2.5%收窄为1.8%左右,等等,让银行主动适应改革后需要面对的经营环境;再分大额、中长期等层次先行放开存款利率,最后放开小额、活期等利率。
于学军指出,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一个较长的实现过程,在这个阶段即使仍需主要依靠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也可以设计出其他方法,尽量不再采用“规模控制”。
比如,2011年下半年中央银行决定将商业银行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银监会按逆周期调节的思路适时提高资本充足率等。
此外,还可以在现有银行存贷比管理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灵活、合理地调整存贷比成数,也可起到控制信贷总规模的作用。比如,目前规定商业银行存贷比最高设限为75%,如果在特殊时期需要紧缩银根,便可以降低存贷比成数,如降为70%;如果仍嫌太松,还可进一步降低,比如65%,等等。
除了总量存贷比之外,还可以对增量存贷比进行调控,即新增存款的放贷比例,这更是一个灵活的调节手段,弹性更大。并且总量存贷比与增量存贷比是相互联系的,增量控制最终会在总量中得到体现;总量控制力度较大,增量则属微调。比如2010年江苏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量存贷比为73%,增量存贷比为70%。
于学军强调,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做好了必要准备,其中货币市场的拆借及贴现、债券市场等均已实现利率市场化,而银行外币存贷款、人民币大额协议存款、理财产品等也已基本放开,并且在银行业务活动中所占比重日益扩大,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条件已基本成熟。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