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去警报 宽松更可期

2011-11-11 00:00:00 | 作者: 徐芸茜来源:华夏时报

【编者按】[标签:描述]

本报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7月6.5%、8月6.2%、9月6.1%、10月5.5%,CPI终于画出了一条清晰的下行曲线。
    《华夏时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推高CPI的主要因素——农产品价格在连续高涨之后正急转直下。
    11月8日,河北涿州菜农王玉佟拉着8000斤白菜一早便来到了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一直到下午3点多才卖出了不到200斤,“已经降到1毛钱一斤了。”
    同样面临价格跳水的还有土豆、生姜、洋葱等。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进入11月后继续回落,其中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又下降了2.2%,生菜、芹菜、大白菜降幅最大。
    澳新银行分析师刘利刚向记者分析,10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CPI上升的推动力将进一步减弱。此外,PPI也出现了明显变化。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出厂价格比上月下降0.7%。
    “这表明中国经济已经成功实现‘软着陆’。”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记者说。他预测,11月与12月的CPI涨幅都将在5%以下,今年全年CPI将在5.4%-5.6%之间。
    政策持续调控之下,高烧的物价终于退烧了。而随着通胀警报的逐步解除,两难的政策选择也终于明朗起来。   
久违的“白菜价”
    白菜终于卖出了“白菜价”!面对近期不断下降的菜价,很多市民都发出了类似的感慨。
    北京居民刘女士的家庭账本里记下了物价的轨迹:“9月份猪肉贵的时候,一斤要卖18元,10月底一斤14元了,现在一斤也就12元左右吧!便宜的还有卷心菜,9毛钱一斤,白菜、萝卜一斤都在2毛上下。”
    而随着市场上的“一元菜”越来越多,市民去一次菜市场,带上50元钱就基本够花了。这和100元大钞都不知怎么花没的比,日子好过了很多。
    事实上,在市民感受降价的同时,菜农的感受更深刻,在他们看来,菜价下一步还不知道会再跌多少。11月8日这天立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上前来卖菜的菜农们面对记者不知是喜还是忧。
    “去掉皮的净菜目前仅仅才1毛钱1斤,去年的这个时候卖5毛钱一斤呢!”河北玉田菜农陈辉对记者说。他一早和妻子拉了一车白菜过来卖,可一上午一斤都没卖出去。陈辉的脚下已是烟头一地,他说,今天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菜卖出去,不然拉回去赔得更多。
    山东济南唐王镇司家村菜农刘先生想着家里丰收的四亩白菜,一筹莫展,“卖不了就烂了,烂了就只能当垃圾处理了。”他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亩白菜的成本要七八百元钱,而一亩地虽然产量能有一万斤,但卖出去也就是7000斤左右的净菜,按照现在一毛钱的销售价格来卖,只能收回成本价。这还不包括工钱和运输费。
    北京新发地负责人刘通介绍,现在大白菜的市场批发价钱在一斤一毛五左右,去年这个时候白菜批发价则在五毛以上,今年比去年价格下降超过了70%,下降幅度非常大。
    为了减轻菜农负担,使这些蔬菜的流通成本降低,从11月2日新发地减免了大白菜、土豆、洋葱、白萝卜等8种蔬菜的进场费用。但即便如此,仍抵不过价格的下跌。
    商务部数据显示,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近3周累计下降了10%。农业部监测数据也显示,从10月10日到3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分别下降7.5、9.3个点。
明朗的调控方向
    CPI终于可以如释重负了!11月9日,官方数据公布,10月份CPI涨幅5.5%,创5个月内新低。
    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9%,涨幅比9月份回落了1.5个百分点,比7月份更是回落了2.9个百分点。特别是前期一些涨幅突出的食品价格的同比涨幅出现了明显回落,有的甚至转为下降。
    从更能反映价格最新变动的环比数据看,食品价格的回落更为明显。10月份我国食品类价格出现近来罕有的环比下降,降幅为0.2%,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这也是自6月份以来出现首次环比回落;其中,鲜菜价格环比下降3.4%,猪肉价格环比下降1.8%,蛋价格环比下降3.8%。
    “本轮物价上涨食品是主导性力量。现在猪肉价格已经基本稳定下来了,而蔬菜价格降得比较明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张智威发布研究报告称,10月份CPI数据证实了中国的总体通货膨胀已经呈下行趋势。在更多受访专家看来,CPI拐点已过,已经进入了下降通道。
    以CPI这一“完美”曲线为背景,两难的调控政策出现了转机,本报记者采访到的信息显示,货币政策放松预期越来越强烈,其中下调存准率将是最先的选择。
    路透社称,中国通胀“猛虎”被驯服后,给宏观政策预调微调留出更多空间,以抵抗全球经济低迷带来的寒气。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物价开启了新一轮下行周期,欧债危机间歇性发作、购进价格指数急剧回落、M2增速创出历史新低、部分在建项目资金短缺、小微企业融资难成本高,多重因素作用下,未来货币环境将趋宽松。
    不过也有观点比较谨慎。在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屈宏斌看来,除非总体CPI下降到4%以下,否则中国不可能实施货币政策大转弯或全面性的宽松政策。
    实际上,货币政策微调已然开始。央行日前无预警调降1年期央票利率,也是28个月以来首次调降,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10月下旬则出现信贷总量加速投放的现象,显示政府已经开始适度放松对于资金流动的管制。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