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个外贸城市的十年

2011-11-18 00:00:00 | 作者: 周开平来源:华夏时报

【编者按】[标签:描述]

本报记者 周开平 广东报道

   11月17日,广东省东莞市南城的中心广场飘落零星细雨。这座号称“亚洲第一”的广场上人迹寥寥,却难以掩盖其内部的“豪华”和这座典型外向型经济城市的富足。
    在东莞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林立的工厂。据统计,东莞总共有中小企业约11.6万户,大部分是外向型企业。东莞的基础设施建设,几乎全部围绕外向型经济设计。“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连接镇与镇之间的道路,都是为了能够更快、更好地把货箱运出东莞,运到香港货柜码头。”中山大学教授、东莞科创投资院院长林江说。
    “加入世贸组织,外贸企业的脉搏和外围经济的波动更加接近,外围经济状况的好坏,很快就会反映到东莞的经济数据上。客观上也增强了企业的抗压性,更具竞争力了。”东莞大朗镇一家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廖辉文说。
    由于欧美经济二次探底,时下东莞外贸正经历着最困难时刻。东莞市外经贸局局长黄冠球说:“外贸企业的经营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加困难。”历经多年风雨的东莞外贸可能将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转型也磕磕碰碰,东莞成为中央高层经常“光顾”的城市,也成为我国外贸发展趋势和转型的标本。1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带领调研组调研陷入困境的东莞外贸,指导转型。
十年变迁
    东莞曾经是全国最著名的“脏、乱、差”城市。“在2001年入世的前后,东莞的混乱到了极点。”在东莞南城的一家电子企业工作了近20年的方成利对东莞的变化非常了解。
    东莞经历了近20年的工业化发展,“三来一补”和加工贸易做得红红火火。自发式的经济很有活力,但实力的欠缺导致有效秩序的缺失,“并且有些人开始满足于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工业,甚至被吹捧成东莞奇迹。”林江说。
    这种状况使得东莞经济显现瓶颈。至2001年,尽管东莞GDP仍旧保持了18%的高速增长,但外贸增长开始减速。当年,外贸只比上年增长7.60%。
    也是在这一年的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种趋势很快被新的出口局势扭转,这从2002年的进出口数据上得到佐证。
    2002年,尽管美国9·11的阴霾还未散去,但当年东莞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统计口径)为442.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进口额205.11亿美元,增长32.6%;出口额237.36亿美元,增长25.0%。东莞外贸一扫上一年的低迷。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这是在描述此时东莞IT等产业的出口盛况,据当时的数据显示,全球95%的IT零部件和产品都来自于东莞。“入世给东莞出口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市场空间扩大了很多,遇到瓶颈的出口短期内被市场解放。”林江说。
    2010年,东莞GDP达到4246.25亿元,是2001年GDP578.44亿元的7.3倍。经济较为发达的虎门、长安、厚街等镇,GDP已经超过了中部省份的一个中级市。
    东莞城市面貌也大为改观,三十余个镇已然成为一个个经济发达的中小城市,很多镇的建设也远远超过内地的一些地级市。
外贸“过山车”
    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出口企业担心的“狼”并没有来。
    “但波动和竞争明显加剧了。”廖辉文说。廖在东莞经营服装制造企业十多年,他的服装主要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最初东莞服装制造对于质量的要求并不高,但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欧美国家的政策和出口竞争导致了服装企业不断提升质量。廖的服装公司如今全部生产高端服装。
    “越是低端的越难做,利润也越低。”他说。正是因为他提前走了高端路线,在碰到外围经济低迷时,其他服装企业几无利润,纷纷倒闭,而他的企业仍旧保持了可观的利润。
    本报记者整理最近13年东莞的外贸经济发展数据,发现情况确如廖辉文所言,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围经济状况越来越直接地影响东莞经济。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东莞很多企业都和陷入困境的香港联系紧密,但出口成绩并没有一败涂地,当年出口仍旧上涨了14.9%。
    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东莞出口遭遇“滑铁卢”,外贸全年只增长了6.1%。2009年,东莞真正遭遇史上最严重的危机,当年外贸同比下滑17%,出口同比下滑16%。东莞当年GDP只增长了5.3%,在全国垫底,打破了东莞近30年GDP年增长近20%的神话。
    此后,外围经济复苏,东莞外贸也强势反弹。2010年外贸同比增长28.8%,但东莞元气大伤,同年GDP只增长10.3%。而更加令人担心的是,今年欧美经济再次下滑,外贸再现窘境,前三季度外贸同比只增长12.5%,GDP同比也只增长8.0%。
    此外,一些国家时不时掀起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在某种程度上磨练了外贸出口企业。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刘建军就对本报记者说:“加入世贸组织,客观上增强了外贸企业的竞争力,这些企业风风雨雨这么多年,抗压力已经非常强。”
    尽管东莞市外经贸局局长黄冠球预言,外贸形势会面临最严峻的挑战。但东莞公布的企业关闭状况,还是显露了一些外贸企业更加成熟的迹象。
    据东莞外经贸局发布的数据,最近几年东莞关停企业的数量为:2007年957家,2008年865家,2009年657家,2010年是585家,而今年1-10月份是450家。今年状况仍好于前几年。“入世后这几年的调整,让外贸企业更加成熟。”林江说。
突围
    外围经济的不确定仍旧是外贸企业头上的一片乌云。
    “2008年金融危机时,大家都是很彷徨的,现在这种状况,其实整个困难程度比2008年更严重,但是企业的心态很平和。”黄冠球说。
    外贸状况的反应往往具有滞后性,因为临近圣诞,拥有圣诞订单让现在的情况看起来并没有难以为继。但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认为,两三个月后,外贸情况可能恶化。
    入世之后财富的增长,并没有使东莞经济结构发生质的改变。低端制造业为主的外贸结构性缺陷,使得东莞2006年外贸同比只增长了13.2%,曾陷入低潮。此后,东莞提出经济转型,花巨资打造5年前开始建设的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位为“东莞乃至珠三角科学发展示范区、产业升级引领区”。
    在大多数东莞人看来,松山湖仍只被当做周末旅游度假胜地,其创造的一流环境和配套并没有给东莞产业升级带来质的飞跃。“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还是停留在生产制造阶段,依然没有向微笑曲线的两端——研发和市场营销转变,另外,东莞还没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林江认为东莞转型并不成功。
    东莞的突围已经刻不容缓,2010年9月,国务院批准松山湖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莞产业升级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今年11月11日,李长春率中央调研组到东莞调研,要求东莞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自上而下的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逐渐加速。11月16日,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共同认定东莞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
    “接下来的十年,升级意味着制造业进入中高端,会面临占据中高端制造业的欧美更加严峻的挑战。”林江认为东莞突围需要打一场恶仗。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