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据央行主管《金融时报》12月5日报道,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近日通过问卷方式,就深化利率市场化特别是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等相关问题,对陕西省22家商业银行和52家农村金融机构计划财务部门、风险控制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调查。
第一财讯:据央行主管《金融时报》12月5日报道,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近日通过问卷方式,就深化利率市场化特别是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等相关问题,对陕西省22家商业银行和52家农村金融机构计划财务部门、风险控制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行,67.3%的农村金融机构和59.1%的商业银行认为,若存款利率上限完全放开,在初期引发银行业恶性竞争的可能性很大。此外,银行业金融机构认为,利率市场化的深化将大大促进金融创新产品的发展,使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模糊,两类机构之间的竞争也将加剧。
从利率的变动方向看,69.2%的农村金融机构和59.1%的商业银行认为,存贷款利率将同时上浮,但存款利率上升幅度将大于贷款36.5%的农村金融机构和59.1%的商业银行认为,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其净息差影响较大。从利率的变动方向看,69.2%的农村金融机构和59.1%的商业银行认为,存贷款利率将同时上浮,但存款利率上升幅度将大于贷款利率上升幅度,利率市场化将在推动整体利率水平上升的同时,挤压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
就存量资产的质量而言,45.5%的商业银行和51.9%的农村金融机构认为,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背景下可能出现向下迁徙的趋势。
当前金融机构仍对存贷款利率的完全放开较为担忧,大约五分之四的商业银行和三分之二的农村金融机构认为,完全放开存贷款利率将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或严重负面影响,而选择正面影响和影响不大的比例较小。这也反映出,长期以来金融机构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的中间业务发展滞后,收入来源过度依靠“吃利差”,一旦央行确定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模式被市场化定价模式取代,金融机构短期内难以适应,将对业务发展带来较大冲击。
72.7%的商业银行和61.5%的农村金融机构认为,存贷款利率的放开不应同时进行,而应按照先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后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次序,这样对银行业产生的冲击较小。单就存款利率而言,金融机构也普遍认为,应以分阶段设定存款利率上浮区间,并逐步扩大的方式进行,避免一次性放开对中小金融机构造成巨大影响。此外,有68.2%的商业银行和50%的农村金融机构认为,“十二五”期间,应该通过试点的方式观察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效果,在此基础上稳妥推进。
调查还发现,农村金融机构对利率风险的认识不足。在银行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中,农村金融机构最关注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均占被调查机构数的38.5%,而关注市场风险的仅占17.3%。这一方面反映出由于客户、业务流程、技术系统、管理漏洞等因素带来损失的风险,在农村金融机构表现得较为突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多数农村金融机构参与外部资金市场交易较少,而且在存贷款领域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利率风险意识仍比较薄弱,相应地也缺乏主动进行利率等市场风险管理的动力。
利率风险管理能力较弱。当前,城市金融机构已较多运用缺口分析、久期分析等计量技术对相关账户中的利率风险进行必要的识别、计量和监测,并运用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等方法对利率风险进行控制。但从调查来看,陕西省88.5%的农村金融机构未采用过利率风险分析工具,78.8%的农村金融机构未主动使用过任何利率风险控制方法。同时,71.1%的农村金融机构也没有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前瞻性规划。总体看,农村金融机构应对进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适应力仍然偏弱。
此外,近年来,陕西农村金融机构在加强贷款定价机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先后提出了法定贷款利率加点浮动法、成本加成浮动法,以及综合考虑经营成本、目标利润和风险补偿后对每笔贷款按基准利率加点浮动等定价方法。但调查发现,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定价机制建设仍总体滞后,风险溢价测评体系缺位,缺乏能够量化成本和收益,并根据贷款对象进行调整的差别化利率定价机制;定价方法仍相对简单,一些机构贷款利率“一浮到顶”现象仍然存在。
该调查报告认为,可以预期,利率市场化将给我国金融机构资本充足水平带来一定影响。首先,利率市场化将缩小银行利差,给严重依赖利差收入的银行业带来一定冲击,进而影响到银行内源性资本积累渠道。其次,随着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深化后金融市场的发展,出于对冲风险以及获取收益的动机,银行交易性资产占比势必提升,而资本覆盖风险范围的扩大和复杂金融工具风险资产权重的增加,将给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带来一定影响。再次,随着利率波动范围加大,银行交易性资产面临的市场风险加大,势必带来资本损耗。
报告建议,尽管当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充足水平优于国际银行业,但也应该按照Basel III确定的银行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新标准,深入推动新资本协议实施工作,逐步扩大资本对风险的覆盖范围,在现有信用风险市场资本计量的基础上,计量包括市场风险在内的监管资本要求,提高交易性业务、场外衍生品交易等复杂金融工具风险权重,进一步增强利率市场化深化进程中银行业抵御风险、吸收损失的能力。
金融管理部门应进一步提高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和具体制度安排的透明度,使金融机构事前形成合理预期,采取措施强化利率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有效性,避免对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形成过大冲击。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而不是放松对银行业的风险监管,防止银行业金融机构恶性竞争,以及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模仿“创新”可能引发的银行资产质量的大幅下降。
在渐进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逐步为利率市场化准备基础条件,一是要加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二是要深化金融市场,发展利率期货等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培育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形成完整合理的收益率曲线;三是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此外,报告还建议,为减少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利差缩小给金融机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对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切实转变外延式发展模式,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积极拓展传统存贷款业务以外的其他中间业务,逐步降低对利润实现对存贷利差的过度依赖。加大各类费用和支出控制力度,降低运营成本,为参与市场竞争拓展空间,避免在进一步利率市场化后出现“不提高存款利率客户流失,提高存款利率经营亏损”的两难境地。同时,要主动强化市场风险管理意识,提升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增强依据客户实际精细化定价的能力,提高定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