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全国顶尖“985”、“211”高校中的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华师大等逾十所高校提供的自主选拔机会,将在同一天等候来自考生的抉择。
离高考开始还有97天,朱定豪就提前体会了“落榜”的感觉。
2011年3月2日,这位上海著名高中市西中学的高三生,当晚查阅复旦自主招生系统,发现自己没有通过复旦大学预录取面试。
这是一场提前开打的大战。朱定豪已为自招准备了3个月。其间,他在每晚10点完成学校作业,然后开始自习复旦自主选拔内容,往往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
“班上其他面试失利的同学,后来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阴影,其中不少都请假回家了,”朱定豪向本报记者回忆,“对于裸考(指没有拿到加分、没有被预录取)的学生来说,高考真的太难了。”
进入12月,国内各知名高校2012年度的招生计划相继浮出水面,其中自主选拔比例与以往基本持平,这意味着今年底至明年初,还会有一大批“朱定豪”参与到未来几个月的自招竞争中来。
12月初,“北约”和“华约”相继公布了2012年度高校自主招生方案,这是国内顶尖高中生在高考前,最为关注的一场招生大战。考生们发现,在“华约”和“北约”公布的2012年度联合自主选拔方案中,笔试日又再度撞车。
测试日频频撞车
2009年,清华大学与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大学和西安交大协议联合进行自主选拔考试。人称“华约”。2010年,浙江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加入“华约”。
2010年11月22日,以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等7所高校组成的联盟,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招生选拔合作,人称“北约”。
“华约”成立的同时,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8所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又宣布合作自主招生,同时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此后重庆大学加入,9校成立了“卓越联盟”。
至此,国内顶尖高校的自主招生计划演变为三足鼎立局面。
在“华约”公布的方案中,初试将于2012年2月11日在全国30个省(市、区)考点同时进行,这与“北约”公布的初试日一致。
而无论是“北约”还是“华约”,其初试内容均涵盖高中基本学科,测试时间长达一整天,考生根本无法同时兼顾。“卓越联盟”则将笔试日定于2月12日,仅比“北约”、“华约”晚一天。
华东师范大学在日前公布的2012年度自主招生方案中,也将文化测试日定于2012年2月11日;刚刚宣布退出“北约”的复旦大学,在其新推出的全国“推优直选”自主招生计划中亦确定,面试时间也是2月11日。
这表示,作为全国顶尖“985”、“211”高校中的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华师大等逾十所高校提供的自主选拔机会,将在同一天等候来自考生的抉择。
笔试日“撞车”
被“扼杀”的选择权
参与“华约”的上海交大,其新闻中心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否认刻意撞车。“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相关通知,自主选拔的考核时间应在春节(1月29日)之后,”交大方面称,“一般考核日在周末较合适,同时考虑到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我们七校选定测试日为正月十五元宵节后的第一个星期六,即2月11日。”
不过教育界有不同意见。
“自主招生测试日撞车,就是在抢生源,”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本报称,“自主招生本意是为了扩大学生选择权,然而‘华约’和‘北约’把测试日放在同一天,逼迫同学二选一,就扼杀了这个权利。”
熊丙奇透露,2010年“两约”就已出现笔试日撞车,后在舆论压力下才将时间错开一天,今年再度出现撞车,显然是“明知故犯”。
12月2日,复旦宣布退出“华约”,在全国范围内试行“推优直选”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它在当日公开的一份答问中称,“北约”自主选拔的平均录取率为10%左右,而复旦去年在“北约”框架内实际录取率低于2%,为了“将面试录取率控制在50%以上,提高人才选拔的效率,减少大量考生的奔波之苦”,因此退出“北约”。
熊丙奇对此并不认同。“‘北约’联考确实让大部分同学做了‘炮灰’,但反过来说明,在高考前另外举行一次预录取测试,其实是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全国公务员考试平均录取比例也约为2%,但我们不能为了提高公务员的录取率而提高门槛,让某些人不能参加招考。”
“无论是考试撞车,还是另起炉灶,都表明目前国内各高校均未真正实现学生公平地选择报考高校”,熊丙奇分析。
来自高考生和高中校长的说法,也支持熊的上述言论。“几大联考明年在时间上存在冲突,所以不可能都参加,”上海松江二中高三应届毕业生金怡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联考的形式比各个高校各自为政要来得好一些,可以不用赶那么多的场子。”
“自主招生联盟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改变学生疲于奔波参加考试之苦。但在操作层面会遇到各高校领导认识上的差异,因此现在被认为是‘抢生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徐向东对本报说。
全国每年的优质高中生源一直是各个高校互相争夺的资源,这些顶尖学生选择流入哪所名牌大学,影响着各高校大学新生的质量和未来四年的发展。
在自主招生选拔开展前,各高校几乎无法左右优质生源的选择——当考生决定填报哪所高校并超过分数线后,高校的唯一作为就是接受该考生的档案并予以录取。
而自主招生出现后,各高校发现他们可以影响考生的志愿填报,甚至通过某些方式倒逼学生在高考前就作出选择,因为各高校规定,通过自主选拔被预录取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只能选择该所学校作为唯一的志愿,这等于让高校提前圈定了优质生源。
“加重负担”之疑
自主选拔正日益成为高考之外引导各地高中开展教育的另一根指挥棒,针对自主选拔而开设额外的课程和培训,被部分学生和家长诟病为“加重考生本已沉重的负担”。
对此,徐向东表示,自主招生改革已进入阵痛期。“交大附中也有针对自主选拔而开设的培训课,如面试技巧、礼仪等等,这些都贯穿着高中三年教育的始终,但我不认为未来这将形成对高中生新的压力,重点是要掌握平衡。”他说。
徐校长透露,交大附中每周有六节选修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针对自主选拔开设的课程,也可选择对主修科目进行查漏补缺的课程。“如果全部学生都不参与自主招生培训,都去应付高考,这对学生也是不公平的。”
但落实到学生层面,更多的矛盾便凸显出来。朱定豪向记者抱怨,在准备自主选拔面试的日子里,几乎每晚的睡眠时间都严重不足,“下课时间我一般都用来睡觉,甚至有时候连站着都能睡着”。
朱定豪所在的班级是当时高三年级组的尖子班,36位学生中有22人被复旦、交大预录取。朱定豪在被复旦自主选拔面试淘汰后,成为了班里少数的“裸考族”。
幸运的是,他并未被短暂的失利击垮,最终被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工程专业录取。然而像他这样在自主招生失利后通过高考走进名牌大学的人,现在越来越少。
残酷的现实是,上海顶尖高校复旦和交大,目前通过自主选拔录取的上海生源,已占到两高校在上海地区录取计划的八成以上。
公平分配之问
一个事实是,类似上海交大附中这样的上海市重点中学(等同于外省省重点中学),恰恰是自主招生政策的既得利益者。
徐向东透露,交大附中每届学生总数约为400人,据近几年的统计,每年高考前拿到各类自主选拔资质被预录取的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每年在3月份左右,就有130名学生不用迎来‘黑色六月’,而可根据自己特点进行课外学习。”
从2006年开始,复旦和交大同时在上海开展“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两校各自仅针对上海生源推出每年不低于500个预录取名额。2009年后,上述试验推广到浙江和江苏,不过提供给江浙考生的名额,两校仅承诺不低于100个。这被认为有失公平,公众质疑,“试验”对江浙沪等发达地区考生提供优惠,却没有保证中西部农村高考生的被自主选拔权。
对此,复旦近日在答问函中表示,愿意向贫困县中学的优秀考生给出倾斜政策通道。交大则向本报回复称,交大对农村和不发达地区考生提供了许多资助,如减免考试报名费、扩大审核通过率等。
熊丙奇则表示,以前只有高考,统一的试卷和录取分数线对农村考生很不利,因为起点不公平、过程不公平,这是原来统一高考造成,而不是现在自主招生带来的问题,如果各高校持续推动自主选拔改革,上述缺陷将会被克服。
来自上海交大的统计显示,从近几年该校实行面试预录取的江浙沪三地情况看,“农村户籍考生比例与高考录取的情况基本一致”。
“这说明高校自主选拔对于纠正农村考生上名牌大学遭受不公的努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熊丙奇称。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