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鸣:苏北对于区域协调发展新政策很有信心

2011-12-14 00:18:38 | 作者: 王海平 南京报道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者按】对于苏北,江苏根据苏北5城市的特点,出台了“一市一策”的针对性帮扶政策。

  

  江苏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在全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江苏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报记者获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改革的重点领域及推进机制研究”课题组近日结束了对江苏促进区域发展的调研。

  调研组认为,江苏多年来积累了许多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的措施和经验,值得中国在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上借鉴。

  近日,针对这个问题,江苏省副省长徐鸣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苏北协调发展是徐鸣副省长主要分管的内容之一。对于苏北,江苏根据苏北5城市的特点,出台了“一市一策”的针对性帮扶政策。

  此前徐鸣曾担任徐州市市委书记,对于江苏的协调发展问题,有着切身的感受和实际操作经验。

  从单纯扶持到推动全面发展

  《21世纪》:江苏将区域共同发展的战略调整为区域协调发展,如何解读?

  徐鸣:苏北有5个省辖市,土地面积和常驻人口分别占全省的53%、37.8%,但经济总量只有全省的21.1%,人均地区总值大致相当于苏南的1/4、全省的1/2、全国的4/5,地区发展不平衡成为严重阻碍江苏全面发展的一大问题。

  从1994年开始,改变这种不平衡成为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战略之一,到2000年底苏北地区实现了从温饱向基本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整个苏北在2010年实现GDP8644.28亿元,增长13.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85.9亿元。应该说,整个经济总量上看苏北上涨较快。

  但是,苏北在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尤其是在人均指标上在全省还是落后的。我们对全省的全面实现小康的四大类25项指标进行了全面的监测,监测下来发现苏北现在跟全省小康指标的主要差距不是差在经济指标上。

  这个差距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程度上,比如说科技占整个GDP的比重,文化支出以及城市化的程度以及人均收入指标等,也就是说反映社会发展水平的数据苏北还是落后的。

  从2009年开始,在全省区域发展上,省委省政府首先从徐州开始,出台专门政策以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然后到2010年9月赋予宿迁综合改革配套试点,到最近出台的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由此对苏北5城市实行“一市一策”的针对性帮扶已经全面完成,也就是说,我们更加注重扶持政策的激励效应、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动力、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因此,江苏区域共同发展调整为协调发展,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在苏北发展过程当中一个重大的转变:从原来单纯的扶持它们的经济发展,到现在更加关注苏北的社会全面发展。

  “苏北很有信心”

  《21世纪》: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江苏领先全国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在2010年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苏南板块中镇江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被其“结对子”帮扶对象连云港超越。对这个话题应该怎么看?历史上既定的帮扶政策是否还要继续?

  徐鸣:我们认为,即使经济总量和财政一般预算超过了,但是从人均的数字上来看还是有差距。另外,从社会的发展程度来讲,连云港和镇江还是有差距的,镇江已经是全面达到小康的标准,正向基本现代化迈进,连云港还没有到这个程度。

  因此,省委省政府对苏北支持的战略思想的转变,不仅仅是原来的“四项转移”(财政、产业、项目、人才)中单纯地促进经济发展,而是根据苏北发展到今天,到了这么一个层次上,应该调整的方面,要促进苏北从经济到社会,从经济到生态等方方面面的全面发展,使苏北真正能够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当然,从省委省政府的角度看,连云港特殊的地理位置,从整个国家来看,赋予了它更加重要的位置。国务院关于中东西合作示范区的批示,表明连云港不仅要追求自身的发展,还要在整个区域发展当中,担当起更加重要的责任。

  《21世纪》:目前苏北协调发展小组正对区域战略进行检验,这是出于何种考虑?

  徐鸣:现在看来,尽管从经济总量上、发展速度上来讲,如徐州等城市,跟苏南比较小的城市比,看上去好象已经接近或者已经超过,但是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上我们认为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现在,“一市一策”的政策已出台并赋予实施,主要目的是在经济总量上来的同时,针对苏北不同的城市发挥它的优势,促进它的全面发展。

  我们仍然想到今年年底跟明年的上半年,首先针对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做一个回顾,解剖这个点。省委当年在设定政策时,对“一市一策”是三年一个规划,现在要看看能不能完成。

  徐州是第一试点,第一个点是不是成功代表着我们政策的成功与否。我最近和徐州的主要领导交流,他们表示很有信心,到年底主要的指标基本都能完成。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