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分析认为,推出IPO存量发行,对解决目前新股发行“三高”症状以及上市公司高管集体辞职等怪状,具有重大意义。据了解,所谓转融通业务,是指由银行、基金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提供资金和证券,证券公司作为中介将这些资金和证券提供给融资融券客户。
新一年的到来,总会给人们带来无限遐想与希望。即将过去的2011年,继续是个融资者的牛市\投资者的熊市。那么,2012年股市会如何演变呢?为此,我们特带给大家2012年股市十大猜想,分析2012年资本市场可能推出的相关政策及市场预测等,展望2012年证券市场的前景。
猜想一:“T+0”重返舞台
猜想理由:风险对冲需要
实现概率:60%
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相继推出后,恢复“T+0”的声息又起。分析认为,如果没有股指期货带来的冲击,或许没有人会再次想起改变T+1。不过,股指期货挂牌以来暴露的两市制度缺陷,使得已经施行了16年的T+1交易制度迫切需要有所改变,恢复“T+0”。
尽管业界争议比较大,投资者看法也不同,但是在股指期货时代,“T+0”重返舞台只是时间问题。业内人士指出,A股T+1与股指期货T+0的制度漏洞,使得机构和股指期货投资者可以针对股票市场的标的物严重做空,而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则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疯狂打压,无法出货而出现严重亏损,或者只能被动减仓而为人作嫁衣。只有同样采取T+0的方式,才能使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更加配套,风险才能实现对冲。因此,恢复“T+0”交易制度很迫切。
资料显示,1995年1月1日起,沪深两市的A股和基金交易又由“T+0”回转交易方式改回了“T+1”交收制度,并从那时一直沿用至今。
猜想二:新三板扩容成行
猜想理由:相关工作加快推进
实现概率:90%
2011年“两会”前,一则新三板扩容方案将在“两会”后公布的消息让市场翘首以待。但时至今日,新三板扩容始终未见成行。虽然如此,但目前种种迹象表明,新三板扩容正渐行渐近。
一方面,作为新三板市场核心中介的主办券商,监管部门对相关业务资格授予的进度明显提速。截至12月12日,今年以来共有18家证券公司获得新三板主办券商业务资格。另一方面,随着本月初新三板六家企业集体挂牌,新三板挂牌企业实现了百家的突破。截至日前,今年以来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达到24家。而2006年至2008年的3年期间,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也仅为41家。
据有关人士透露,虽然新三板扩容号令还没有发出,但是扩容方案和相关的配套政策已经基本制定完毕。“扩容方案中包括了放行个人投资者参与新三板市场投资,以及引入做市商制度。”其表示。
猜想三:国际板推出
猜想理由:频现“预热”
实现概率:70%
在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成功推后,市场的焦点集中到了“国际板”的身上,从目前来看,国际板在2012年推出应该是大概件事件。
首先,“国际板”的消息今年以来频现“预热”。3月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耿亮表示,国际板发行办法、交易规则、上市规则和结算规则等四大法规已有初稿。5月20日,原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我们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11月中旬,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负责人又透露了国际板目前已经“基本准备就绪”并“随时可能推出”的消息。
话音刚落,11月24日,原证监会副主席、现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便又表示,目前各方面都在加快国际板的准备进程,并将在适当的时候推出。种种迹象显示,国际板目前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猜想四:存量发行突破
猜想理由:存量发行有助新股发行价回归合理
实现概率:70%
目前,沪深两市实行的都是增量发行,即上市公司先确定项目,然后确定需要募集的资金,最后向二级市场发售新股。而IPO存量发行则是上市公司原股东在公开发行程序中,出售自己所持股票。
据了解,存量发行不仅有利于改变目前新股发行的流通份额过小,有利于一二级市场价格的分割,使发行价趋于合理,还有利于化解发行人超募过多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业内人士指出,高市盈率发行价、高比例超募使一夜暴富起来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更热衷于股权套现,而不再安心于企业的持续经营,这不但给上市公司的稳定健康发展带来了隐忧,也对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带来了挑战。
分析认为,推出IPO存量发行,对解决目前新股发行“三高”症状以及上市公司高管集体辞职等怪状,具有重大意义。IPO存量发行改革在2012突破机率很高。
猜想五:解决B股市场去向问题
猜想理由:B股市场或面临重新定位
实现概率:50%
己经完成历史使命的B股市场,由于长期没有新股发行,很难再吸引到足够多的“人气”;因此,无论是价值投资还是趋势投资,都没有吸引到大资金的关注和进驻。而管理层自2001年2月B股市场对境内自然人开放以后,便再无重大举措。
其实,B股市场遗留的历史问题如何解决?有关方面早已就此作出过探讨,包括回购、换股等方式都有实施的可能性。但是十多年来,关于解决B股问题的呼声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缺乏现实的契机。
国际板可能在2012年推出,或许会给B股问题的带来解决可能,有分析人士指出,国际板推出需要解决资金募集是采用人民币还是外币形式,或者是直接发行还是发行存托凭证的形式,但无论最终管理层采用何种方式推出国际板,都将促使B股市场问题进行重新定位,B股市场去向问题或在2012年得到解决。
猜想六:创业板现首例退市公司
猜想理由:部分个股业绩持续出现下降
实现概率:50%
此前屡闻“雷声”但不见“雨点”的创业板公司退市制度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11月18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改进和完善证券市场退市制度将率先在创业板探索试行。28日,深交所《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
深交所透露,待正式方案公布后,深交所将开始着手修订《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根据方案的有关内容对《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中涉及退市的章节和条款进行修订。《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修订完成后,新的创业板退市制度正式实施。
尽管创业板目前还没有出现《意见稿》中的“净资产为负”的上市公司,但Wind资讯显示,目前270多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13家出现了2010年净利润率较2009年下滑的情形,其中的10家2011年三季报净利润率同比又出现下降。从相关公司业绩下降的速度来看,2012年很大可能会出现首家创业板退市公司。
猜想七:转融通业务正式推出
猜想理由:箭在弦上
实现概率:90%
10月28日,证监会发布《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也于10月19日获得名称核准。11月25日,沪深交易所又分别发布《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分别调整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范围,ETF(交易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纳入其中。
至此,融资融券正式成为常规业务,转融通业务的正式推出箭在弦上(也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推出)。
融资融券部门负责任人指出,目前融资和融券的比例极不协调,这一现状使得转融通业务的成立很迫切。据悉,在欧美等成熟市场,融资融券所需的资金或股票,大多不是来自券商,券商只提供一个平台,至多提供一个担保服务。
据了解,所谓转融通业务,是指由银行、基金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提供资金和证券,证券公司作为中介将这些资金和证券提供给融资融券客户。
猜想八:市场回归“蓝筹行情”
猜想理由:分红新政增强蓝筹吸引力
实现概率:70%
11月9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督促上市公司提升对股东的回报,证监会将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完善分红政策及其决策机制,科学决定分红政策,增强红利分配透明度,不得随意调整已确定的分红政策。
证监会表示:“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开始,在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细化回报规划、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还表示,证监会正系统梳理和研究分红税收政策,推动分红税收政策合理化,增加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积极性。
“分红新政的积极意义在于有助于改善A股市场投资环境,增强A股吸引力,以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和长线资金入市。”分析人士指出,强制分红政策出台后,那些估值低、盈利稳定又具有分红优势的蓝筹股,无异更容易受到这部分资金的青睐。这样一来,将会促使A股市场回归“蓝筹行情”。
猜想九:上挑3478
猜想理由:流动性改善
实现概率:40%
券商研究所在每年年终的策略报告中仍会对来年指数的可能运行区间进行预测,这种预测基于两个基本的判断,即明年的经济环境和上市公司盈利的整体增速,目前已经公布的2012年策略报告中,大多数券商认为2011年股指的运行区间为2100-3000点附近。
从各大券商发而2012年投资策略来看,至少有4家认为2012年A股的高位会去到3100以上。其中最为乐观的是万联证券,沪指最高点位看至3478点。
万联证券研究所所长高上表示,从市盈率和市净率来看,均接近历史底部。还有就是估值见底,权益类资产吸引力凸现。而看高至3200点的民生证券表示,在货币总量小幅放松下,地产市场严厉调整和民间借贷泡沫破裂引发的两大资金流动,将拉低全社会回报率,增强股票市场流动性。
猜想十:下探2000点
猜想理由:赚钱效应难以显现
实现概率:40%
目前已经公布的2012年策略报告的券商中,国海证券是预测沪指有可能下探至2000点的公司之一,国海证券指出,2012年是真正的经济转型元年,鉴于经济增速放缓的内部风险,政策或会在二季度出击,在此背景下,预计上证综指将先抑后扬,波动空间为2000点到2800点。
此外,尽管华泰联合没有给沪指在2012年可能触及的下限,但是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穆启国表示,2012年市场回落趋势难改。其一,经济主线并不明确,长期成长与短期增长存在逻辑上的冲突持续赚钱效应难以显现,股市回落趋势没有改变。其二,如果货币政策太早松动,实体经济泡沫维持,也只会让市场盘整,回落趋势不太可能扭转。看法悲观。
值得一提的是,安信和国信等也只给出了年内难超2800点和高点为2700 点的预测,没有对市场可能触及的底点给出预测。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