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建立全球气候变化信息披露系统

2012-01-10 01:00:37 |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者按】在中国,CDP上报纸头版头条的情况几乎没有发生过,中国企业对CDP积极性不高。

  

  许多跨国公司在论证低碳发展的时候,参与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碳排放信息披露项目)往往是其重要的论据。

  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英国的CDP,每年都会要求世界上的大企业公开碳排放信息及为气候变化所采取措施的细节。CDP在全球商业社会已具有重要影响力,在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期间,关于CDP的报道赫然位于德班当地商业报纸的头版头条。

  然而,在中国,CDP上报纸头版头条的情况几乎没有发生过,中国企业对CDP积极性不高,近日,CDP委托商道纵横进行问卷调查的《碳信息披露项目中国报告2011》发布,向CDP完成问卷调查的中国企业为11家,相比2010年少了两家。

  “我认为这件事情不应该过度解读。中国企业的观念正在改变,采取行动进程确实需要时间,我们需要和更多中国投资者进行沟通和交流。”CDP首席执行官保罗·辛普森(Paul Simpson)在南非德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10年前参与创立CDP的保罗·辛普森,已经感觉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开始聚焦到气候变化领域。CDP在10年间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目前已有气候变化投资者项目、供应链项目、水信息披露项目、公共采购以及政府采购项目、城市计划五大核心业务。

  未来10年,CDP预期在国际上建立一个全球气候变化信息披露系统,“未来,我们的总趋势是要将关注点扩展到,引起环境和气候变化的诸多方面。我们现在正努力地搜集所有的有用信息,并且研究核算出衡量气候变化的指标。”保罗·辛普森说。

  “碳披露”在中国推广困难

  《21世纪》:很惊讶于南非当地的商业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关于CDP的报道,在中国,从来没有看到过类似情况,CDP在中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远不如在欧美国家,您计划未来如何在中国推广?

  保罗·辛普森:目前,CDP在北京有两个员工组成的团队,我们会让这个团队发展壮大。我们在中国有两个正在积极推进的项目。一个是气候变化投资者项目,另一个是供应链项目。

  气候变化投资者项目,代表了总资产高达71万亿美元(454万亿人民币)的551家投资者。在中国,我们对100家中国流通市值最大的100家上市公司进行问卷调查,从最新的报告来看,只有11家真正地完成了CDP问卷调查,而另外35家公司只提供了部分信息。

  供应链项目方面,有50家跨国公司参与,如沃尔玛、戴尔、惠普、百事可乐等,通过问卷调查,它们要求供应商收集温室气体排放等信息,以反映其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意愿、能力和绩效。在中国,我们调查的结果是,70%的供应商收到了调查问卷,供应链法则在中国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21世纪》:CDP在中国推广困难

  可能与中国国情有关,中国大部分大企业是央企,无需过多考虑投资者的看法,而且许多中国企业不愿透露本企业的数据信息,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保罗·辛普森:你说得对。由于中国的体制特点,投资者项目在中国进展得不如其他国家,但是形势会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公司会从资本市场中寻找更多的投资。毕竟,我们已经获得了部分央企的问卷调查,比如中海油。

  而且,通过一些会议,我们与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进行了有效沟通。它们对CDP项目越来越感兴趣,它们想了解这个项目对它们有什么好处?它们在这个领域应该如何学习和发展?而且,在当今中国,即将开始的碳交易也吸引了很多公司在CDP领域的兴趣。

  《21世纪》:CDP项目和“碳交易”有什么关系?

  保罗·辛普森: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碳交易系统实现有效运转,需要真实的、经过验证的碳排放信息,而CDP在此做了很多工作,拥有大量的碳排放数据以及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另外,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减少碳排放以获得碳排放权。

  公布总比缄默不语要聪明

  《21世纪》:可能因为涉及到商业秘密,有一些中国企业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相关碳排放数据信息,或者它们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您通常是如何说服他们的呢?

  保罗·辛普森: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一开始,企业在这方面表现得有点谨慎,但是对于碳排放信息,我们并不认为它们属于商业秘密的范畴。而且,如今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更开诚布公地公布这些信息,尽管没有对它们提出这样的要求,为什么它们要这样做?

  因为,即便它们不选择披露其碳排放信息,但因为有了这样的碳排放衡量机制和过程,让它们对自己企业状况的方方面面更为了解,从而提高效率,并且还能够以相对较快的速度获得投资回报。比如英国一家叫Logica的公司,通过评估其碳排放,甚至获得了1000万英镑的经济回报。

  还有一个原因是,企业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很看重它们在国际上的声誉。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公布它的碳排放数据,这就能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利于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韩国企业三星就曾表示,减少1%的碳排放,就能使得该企业在公众树立其节能减排、为改变气候状况作贡献的良好口碑,从而带来的品牌价值相当于2亿美元。

  我们都知道,种种实践证明,不管何种企业总是面临着诸多任务和挑战,向公众展示自己目前各方面的状况,总要比缄默不语聪明得多。而且,我们认为很多中国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行动上,是有很好的故事可以奉告的。

  《21世纪》:也就是说,其实有些中国企业已经做得很好,但是他们没有告诉公众?

  保罗·辛普森:是的,很多中国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进步很大,尤其在太阳能、风能设备制造方面,中国企业处于领先地位,在与公众交流之时它们有许多成果可以呈现,这绝对是这些中国企业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声名鹊起的原因。世界在发生变化,国内品牌也必须走向国际化。随着中国、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日益扩大,各种商品品牌也逐渐地更加国际化。而中国企业无疑正在谋取在国际市场上的更佳表现,向公众展示自己在改变气候方面所采取的行动,对于其品牌形象的塑造是非常有利的。

  未来5年重大机遇在中国

  《21世纪》:您是否认为事实上环境、气候真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保罗·辛普森:很显然,全球气候变化给社会,企业投资者造成严重的隐患,但是同时它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一段时期内,就像科学界评价的那样,我们没有意识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重大影响,没有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而目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科技、经济等相关的手段着手去进行改变,但是这只能建立在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投资者提供资金的基础上。

  即便是我们拿到每年1000亿美元的“绿色气候基金”,听起来很庞大的一笔资金,然而在未来的25年内,我们要投资30万亿美元到国际能源机构和新能源设施领域,所以仅仅每年1000亿美元的绿色基金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撬动私人投资来达到我们的计划预期。

  《21世纪》: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CDP发展非常迅速,未来是否有拓展新项目和业务的计划?

  保罗·辛普森:目前已有气候变化投资者项目、供应链项目、水信息披露项目、公共采购以及政府采购项目、城市计划五大核心业务。

  现在,我们呼吁各大城市向CDP披露环境相关的数据。第一年我们在香港展开试点,也希望中国大陆的大城市,比如北京和上海能向我们提供相关的数据,我们将拭目以待。

  更可喜的是,我们看到很多投资者在调查研究时,开始关注企业在能源使用方面的数据信息,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披露全球气候变化相关信息已经被广泛接受,成为一种良性趋势。

  《21世纪》:CDP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

  保罗·辛普森:目前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五年内,CDP所面临的重大机遇是在发展中的中国,比如我们现在与中国数家大的投资机构进行洽谈。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还拥有专门的CDP水信息披露,目前在中国还没有建立起分支机构,我相信,在未来的五年内,我们也许会将其引入中国。迄今为止,CDP水信息披露主要是在跨国企业中较为活跃,近年来在南非和澳大利亚也发展迅速。

  另一方面,水资源也越来越成为世界范围内都关注的大问题。如何使用水资源、如何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如何去评估水资源、治理水污染等等成为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也曾收到不少中国企业的来信,表现出对CDP水信息披露的关注。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