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系统成腐败“重灾区”中石油曾多次被审计署点名

2013-09-02 17:05:41 | 作者: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者按】     每经记者 赵春燕 原金 发自北京  此前落马的刘铁男,加上近期中石油系统落马的4名高管以及昨日(9月1日)被曝出来的涉嫌严重...

   

 

  每经记者 赵春燕 原金 发自北京

  此前落马的刘铁男,加上近期中石油系统落马的4名高管以及昨日(9月1日)被曝出来的涉嫌严重违纪被查的国资委主任蒋洁敏,使能源系统的腐败成为近期的焦点。

  发改委一位内部人士曾经坦言,“能源系统是腐败重灾区,在项目审批方面寻租空间太大。”而梳理能源系统腐败案发现,落马高管的腐败多与招标不规范有关。

  能源领域“腐败案”延续

  早在2009年7月,中石化原总经理陈同海受贿近2亿元一审被判死缓;2010年,康日新利用担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兼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董事长期间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660万余元,被判处无期徒刑。而针对康日新的“核电招标门”,在2009年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

  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贪腐案发,能源项目审批的机制弊病暴露无遗,甚至有媒体报道引用能源局内部人士话称,当前能源项目审批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寻租空间。

  “大单子”带来的招标腐败

  招标领域,似乎已成为能源系统高管落马的重灾区,而落马高管的腐败多与招标有关。

  有资料表明,作为世界500强排名前列的大型企业和全球知名石油公司,中石油每年的招标额高达千亿元,招标涉及各种工程、物资、服务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发现,中石油曾先后多次因为招标不规范被审计署点名。

  早在2011年初,审计署就在其官网发布的当年第5号审计公告,就指出中石油在此次审计中被发现七大问题,包括45.01亿元工程施工招投标不合规、2.33亿元设备材料采购不合规、增加工程投资8亿多元以及以虚假发票和“白条”等入账0.43亿元等违规行为。

  2012年初,审计署公布对中石油承建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项目2011年跟踪审计结果。审计结果显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部分采购招投标存在不规范等问题。

  一位石油系统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中石油的招标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比较多,但从整个招标到最后的评分过程都保密,这其中易滋生腐败的环节比较多。他举例说明称,比如一共有10家企业参与招标,但如果其中有5家企业评分和各项资质技术都相差无几的时候,或许就要看哪家企业的活动能力强。而被活动的对象也多为采购部领导或者项目经理以及高层领导。

  审批权力寻租成为“潜规则”

  对企业而言,寻租空间在于招标,而对于官员来讲,寻租空间就在于项目审批。刘铁男案发之后,刘铁男手握能源项目审批的权力成为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焦点。

  刘铁男在任时,对于手中的审批权力非常吝惜,以至于会限定煤炭、电力装机、新能源局发展的具体规模。例如,2013年明确全年新增水电装机2100万千瓦、风电装机18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000万千瓦。

  在能源领域,忍受过审批过程煎熬的企业不在少数,一位民营能源企业负责人曾公开表示,电厂等项目的审批过程难度很大,需要强有力的运作,否则难以通过。

  由于能源项目审批权力背后所包含的利益十分可观,所以刘铁男案件之后,能源审批权力的下放成为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观察的事情。

  今年5月份,国务院公布了117项行政审批权力取消和下放名单。能源项目审批权力的下放,毫无疑问会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但随着审批和招标中暴露出的问题,如何监管能源领域的权力成为专家们更加专注的话题。

  蒋洁敏落马拷问央企监管

  国企改革专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梁军表示,中石油腐败窝案,暴露了现行国资监管体制建设上的不足。

  他认为,国资监管中,最关键的出资人监管,还是沿用了政府监管的形式和路径。比如监事会监事的选任、权利保障、作用发挥等,都与党政机关的纪律检查部门的运作机制相似,都是一种职能性工作,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资人”的内生性态度、责任和动力,不能发挥出资人代表那种近身监督、全程监督和事前监督的作用。

  林伯强认为腐败案的频发和央企约束不到位有直接关系,“目前,央企‘一把手’受到的约束确实不大,今后如何整体上进行约束很重要。”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