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于传统银行业而言,应战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简单建设网络银行,或建立电商平台,重要的是要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互联网客户开发,以及大数据挖掘后的特色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
先是2013年6月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将传统的货币基金改头换面后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获得极大成功。截至2013年12月,余额宝总资金量突破1300亿元,开户用户超过1600万。
2013年8月,微信推出“微支付”功能,多家基金公司跟进推出基于微信平台的理财服务。10月,百度理财携手华夏基金亮相,当日销售超过10亿元。此后百度又相继推出百发、百赚等理财产品。
同时,搜狐、网易、京东等都纷纷推出金融销售平台,开卖贷币基金或保险等产品。一时间,各种理财平台喷薄而出,基金公司也“城头变幻大王旗”,不是嫁接BAT,就是自创互联网销售平台。
央行发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说,“互联网金融业从单纯的支付业务向转账汇款、跨境结算、小额信贷、现金管理、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基金和保险代销、信用卡还款等传统银行业务领域渗透”。
可以说,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兴起,正改变着整个金融行业的格局,给传统银行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其不仅在渠道上影响着传统银行产品和服务结构,而且彻底变革银行融资渠道,资金开始脱离银行。
对于这种变革,应该说传统银行已经作出反击。
如针对大数据和客户积累,银行系电商脱颖而出,代表的有民生电商、交博汇、善融商务等。针对互联网销售属性,银行进行业务网络化、电子化的尝试,不断推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这些都是银行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而开发出的产品。
但在传统银行反击互联网金融时,普遍存在几大误区。
第一是理念上的误区。到目前为止,无论是监管层还是传统银行的高层,依旧认为互联网金融只是一种冲击,不会对传统银行构成根本威胁。
理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前传统银行的规模超过140多万亿元,互联网金融的几千亿元规模只是其九牛一毛;二是互联网金融涉及的都是小额金融业务,大型企业的金融服务依旧依赖传统银行。
但不要忘了,银行的实质只是一种金融中介,而互联网金融恰恰是摒弃一切中介。余额宝等冲击的是银行活期存款;P2P和众筹等是绕过银行,开启了资金出让方和需求方直接对接的信贷新模式。传统银行的存、贷、汇功能,互联网金融均已实现。
最紧要的是,互联网已经改变用户实现金融服务的接入方式,传统的渠道和产品被新型的互联网渠道和产品所替代,成为更好处理金融交易和积累客户的解决方案。假以时日,大型企业的金融服务也将通过互联网金融实现,届时对银行的传统业务就会构成致命威胁。
第二是思维上的误区。传统银行普遍缺少互联网经营思维,也就是在用户体验上表现很差,或基本就没有用户体验的概念。
传统银行的“朝南坐”现象依旧严重,特别是在当前资金面从紧的宏观背景下,银行的间接融资依旧是主要渠道,对企业的信贷需求采取附加条件等措施,在客户开发、信贷产品的设计上,明显创新不足。如此前一些大型银行推出的供应链金融,在信贷审批标准等方面,都是基于银行自身设计的标准,而不是银行适应市场需求进行标准创新。
第三是行为上的误区。针对互联网金融,很多传统银行将自己的产品、业务搬上网,但仅仅搬上互联网是远远不够的,传统银行需要开发出适合互联网特点的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
典型的是银行进军电商,由于规模有限、特色不鲜明,巨量的资金投入有时带来的是铩羽而归。
对于传统银行业而言,应战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简单建设网络银行,或建立电商平台,重要的是要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互联网客户开发,以及大数据挖掘后的特色金融服务。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