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续牌"大考":或将分级监管 传统业务谋求转型

2016-05-12 12:03:44 | 作者: 来源:和讯网

【编者按】今年5月,首批获得央行牌照的2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面临牌照到期的“续牌”大考。


  今年5月,首批获得央行牌照的2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面临牌照到期的“续牌”大考。距离初次发牌已经过去了5年,这期间,支付行业已经由单一的业务形态,跨入了多元化业务时代,而业内人士预计,未来第三方支付牌照收紧将成为定局。

  事件

  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到期

  从2011年至今,央行共发放了8批270张支付牌照。截至今年5月,首批27家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机构牌照期限将满,监管层对于27家支付机构续期情况备受市场关注。值得关注的是,自去年3月之后,支付牌照的申请已经基本暂停。

  京华时报记者日前从部分首批获得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了解到,早在去年年底,这些首批获得牌照的机构已经按照要求提交了有关材料,目前仍在审核期,目前央行尚未公布续牌机构名录。

  市场普遍认为,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问题的暴露,牌照收紧将是大势所趋。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牌照何时展期,而在于行业企业原有的灰色产业链能否被打破,企业自查自清后,能否顺利合规发展。

  对于牌照能否按期下发,有第三方支付人士告诉记者,首批第三方支付机构相对而言运营情况较好,预计拿到续牌的可能性都比较大,但是对于第二批或者第三批支付机构,则不排除出现吊销牌照的可能性。

  记者了解到,此前,已经有上海畅购、浙江易士和广东益民旅游休闲三家支付机构因违规被央行吊销了牌照,预计随着续展工作的进行,或许将有新的公司无法继续开展业务。

  一位第三方支付人士对记者坦言:“真正在做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是肯定能拿到牌照的,最多就是允许经营的内容稍微有点变化,比如预付费卡如果做得不好,那可能这方面的业务不让做,但是有一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拿到牌照之后几乎没有从事第三方支付的工作,只是为了牌照而申请,则这种机构续牌的可能性很小。”

  延伸

  支付机构或将分类评级监管

  事实上,第三方支付发展多年,问题充分暴露后,监管也在收紧。特别是随着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的铺开,第三方支付也被列入其中。

  分类评级是眼下支付机构最为敏感的一件事。根据相关办法要求,支付机构将被划分为5类11级,实行差异化和针对性监管。如果多次出现D、E类评级,将被暂停支付业务,直至注销牌照。

  记者了解到的信息显示,支付机构的分类评级指标包括监管指标和自律管理指标,其中监管指标包括客户备付金管理、合规与风险防控、客户权益保护、系统安全性、反洗钱措施、持续发展能力6项。而自律管理指标则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制定并上报央行。

  一位总部位于上海的支付机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正在着手自评工作。因为央行要求各家支付机构先进行自评,再向央行进行汇报,最后由央行进行评级。

  此外,多位人士指出,监管已经明确行业锁紧,随着风险的暴露,不排除缩减行业从业企业可能性,预计行业门槛会逐步提高。

  现状

  传统业务盈利空间小

  一方面,监管重拳频频,违规套利空间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激烈,支付业务的利润已经非常低,传统单一盈利模式难以立足。

  一位总部位于杭州的第三方支付人士告诉京华时报记者,第三方支付机构竞争充分,行业竞争激烈,本身的利润就非常低,因此很多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在谋求转型,原来的单一收单、支付等业务已经不挣钱了。“例如,9月份就要开始实施新的刷卡费率,市场竞争更加充分,也将加剧行业洗牌和优胜劣汰。”上述人士表示。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员吴庆看来,第三方支付这种转变,也是央行所鼓励的多元化发展。其实现在消费者已经能感觉到第三方支付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很多人都在采用不同的支付方式,未来在不同的场景里,每个消费者可能会使用多种支付方式。

  影响

  寻求线下场景拓展

  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马韬告诉京华时报记者,依据获取资源的不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路径呈两极化方向发展,一是横向的综合化平台发展方向,二是纵深的垂直化发展方向。但是,线上线下融合的场景金融却成为巨头们的一致选择。一些行业积累较深的多数支付机构已进入了“支付+”时代,从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大型支付机构来看,都开始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叠加到消费场景之中。

  以传统支付巨头支付宝为例,其背后的蚂蚁金服以支付宝为基础,将金融服务注入线下场景,建立起一个包含支付宝、蚂蚁聚宝、芝麻信用等在内的全业务布局的互联网金融帝国。腾讯依托微信在移动端的庞大流量平台,在支付、理财等业务上大举发力。

  与此同时,各家巨头都开始觊觎体量更为庞大的线下场景。例如,2014年底,万达与快钱的战略并购完成后,快钱也已形成了集成支付、理财、信用支付、增值服务在内的综合化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如今,快钱与万达结合后的路线已经很明确,万达覆盖的商业广场今年将达到1600家,快钱与万达就是将这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与线下消费场景相结合,把金融服务提供给线下百亿人次的消费流量之中。

  展望

  规范市场大浪淘沙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市场快速发展。央行数据显示,第三方支付方面,2015年非银行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网络支付业务821.45亿笔,金额49.4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51% 和100.16%。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也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末,共有161家机构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2015年,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共处理业务29.66亿笔,金额27.7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92%和56.03%。日均处理业务819.21万笔,金额766.75亿元。

  挖财信用卡管家的用户数据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挖财信用卡用户POS机刷卡笔数环比下降2.27%,同时人均线上信用卡刷卡笔数环比上升5.77%。

  不过,快速发展背后,第三方支付市场各类风险事件也不断涌现,POS机滥发、虚假商户、资金二清等问题屡见不鲜。在业内人士看来,对支付机构进行有效的分类监管将是大势所趋。支付机构分类管理的思路,有利于进一步调动支付机构发展的积极性,风险管理、系统安全等综合指标水平高的支付机构未来的业务空间将会更大,业务不规范、管理薄弱的支付机构发展会更加艰难,甚至退出市场,这将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未来监管有望进一步加强

  川财证券研报认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第三方支付机构获牌之后的长效管理,包括严格支付机构市场准入,鼓励现有机构兼并重组、持续发展健全市场退出机制,研究实施支付机构分类、分级监管等具体措施,促进第三方支付市场的良性竞争。

  一位曾在第三方支付行业工作的人士表示,牌照续展过程中,续牌工作完成之前,新增牌照企业的可能性非常低。预计牌照数量、企业业务范围都将严控,机构预增加新的业务范围仍具有很大难度。

  在他看来,随着监管加强,一些中小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可能会被兼并或者直接被淘汰。目前已经有第三方支付公司尝试转型,尝试增值服务或者提供财富管理服务。此外,近年来,各家第三方支付平台还通过不断完善线上、线下支付场景,一些创新可能出现。

  对于备受关注的收单业务方面,预计第三方支付公司会采取“薄利多销”,以量冲价,或者打通产业链,提供增值服务。

  此外,还有分析人士指出,监管调控之下,行业洗牌之后,第三方支付朝着安全合规方面发展,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商业模式上能有更多的创新,第三方支付在拓展线上、线下支付场景的同时,普通消费者未来能有更多便捷的支付方式、支付体验。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