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扎堆涌入政策却收紧 新能源汽车行业或面临洗牌

2017-05-03 14:31:06 | 作者: 来源:中国财经网

【编者按】过去数年,随着新能源政策红利的释放,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行业受到资本市场的狂热关注。尤其是获得国家发

过去数年,随着新能源政策红利的释放,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行业受到资本市场的狂热关注。尤其是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的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的企业,无疑能够在资本市场提振人气。但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尤其整车行业来说,忧虑的愁云并未消散。
    虽然各类资本纷纷杀入这个处于多重叠加利好风口的行业,促使整个行业像脱缰的骏马一样飞速发展。但随着资本的疯狂涌入和行业的过度发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出现了震动和波折,尤其互联网造车、PPT造车和骗补风波的肆虐,使得行业发展步入理性轨道。此时,财政部、工信部和发改委等国家部委也陆续放出消息,收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包括财政政策、企业和产品准入门槛的提高等。
    随着补贴政策的退坡与产业政策的收紧,行业进入门槛的提高,牌照发放速度的放缓,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或面临洗牌。
     
    政策助推产销井喷

 

    过去五年,在国家顶层设计政策的引导下,全国至上而下,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实质性的利好政策,可以说,这是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几年,产销量逐年大幅攀升,短短几年,便跃居全球第一大市场。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超50万辆,增幅也均超50%,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年度销量占全球比重40%之多。而2017年以来,受“补贴退坡”和“推荐目录重申”双重政策叠加影响,市场虽有波动,但依然保持向好态势。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乐观预计,2017年,新能源车销量将达70万至80万辆。华泰证券也分析,全年实现40%以上的销量增长,或是大概率事件。
    有专家分析指出,短期内,“补贴退坡”的政策对市场发展有一定冲击,但随着市场消费理念的成熟、“三电”技术的突破、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今后乘用车燃油消耗量积分政策的推出,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高增长的发展态势值得期待。

    各路资本扎堆涌入

 

    新能源汽车有着太多诱人的标签,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节能环保……再加上财政补贴、公共服务倾斜等政策的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前景被市场乐观预估,吸引了众多不同领域的企业进军整车制造,从跨界的互联网企业、传统制造企业,到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企业,以及汽车研发设计机构,都纷纷加入其中。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行业之所以吸引了大批资本,一是行业发展潜力与市场规模大,加上政策扶持,自然受资本青睐;二是传统车企投资大,行业壁垒极高,一般资本难以企及,而新能源汽车除了电池、电控、电机等几大核心技术,剩下的在行业已形成不了技术壁垒。   
    根据瑞银证券的测算,此前燃油车企的盈亏平衡点在200万辆,而电动车的盈亏平衡点只需20万辆,甚至是10万辆。正缘于此,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资本大戏才经常登录新闻头条,成为行业与市场瞩目的焦点。
    2017年3月20日,京威股份与H股上市公司正道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欲以120亿元投资,力推新能源车量产;同日,东旭光电以30亿元的价格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上海辉懋”持有的“申龙客车”100%股权。 
    2016年以来,无论跨界的互联网企业,还是供应链上游的行业零部件企业,抑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科研机构,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案例不胜枚举,车企估值少则数十亿元,多则上百亿元。
    华泰汽车以溢价157.3%耗资22.7亿元购买曙光股份21.27%股权、格力电器以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金马股份以116亿元购买众泰汽车100%股权、智慧能源以2.4亿美元40%股权投资底特律电动汽车、鸿利光电拟以5.1亿元认购合众汽车不超过15%股权、乐视通过融资投200亿元布局新能源、游侠汽车以115亿元大手笔投资湖州、车和家常州50亿元投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在资本市场呈现一片火热态势,即使走代工模式之路的蔚来汽车也玩得风生水起。
    显然,嗅觉灵敏的资本,很是看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行业或将面临洗牌

 

    这两年,自从资本深度渗透到新能源汽车行业以来,市场发展热度超乎寻常人想象,无论跨界造车,还是互联网造车,抑或无牌照PPT造车,一个个噱头十足,尤其乐视超级汽车、蔚来汽车等互联网造车玩家,牟足了劲,吸引市场眼球。
    或许,互联网造车给行业带来的更多的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汽车网联技术与营销创意,这本身会促进传统企业跟上“互联网+”的步伐,但若为了炒作或吸引眼球,大潮退去后裸泳者就会露出来,毕竟造车不同于其它行业,它是一个系统化产业工程的集合,简单的资源整合无法造出有技术含量的汽车,也就无所谓发展前景了。
    正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所言,“新能源汽车只注重市场的扩张,而忽略技术的进步,发展前途不会好,企业要有创新观、人才观、格局观,不断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打造差异化产品,才能在产品精细化与整车调校技术方面达到合资车企的水准,才能与之同台竞技,打造真正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
    事实上,为规范行业发展,国家相关部委已经重拳出击,通过各项政策的调整,将资源向技术研发能力强的优质企业倾斜,真正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由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变。
    随着政策的收紧,财政补贴的退坡,新能源汽车销售将面临不小的压力,市场洗牌再所难免,那些只看政策不看市场的企业要被淘汰,只看市场而忽略技术的也要被淘汰。在未来逐步向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中,政策的监管要起引导作用,对于有实力的企业要鼓励进入市场,对于有作为的企业要给予扶持,对于违规企业要进行约束,以保持产业生态良性运行。
    显然,对于有技术实力且已拿到新能源汽车牌照的车企来说,市场机会就在眼前,这不仅是新能源车企的机会,更是资本猎艳的机会。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