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数字资产裂变2017年可能是比特币等数字资产出现行业式裂变的元年。一方面,运行已近10年,年内最高逾2万元的比特币正在迎来硬分叉带来的分
数字资产裂变
2017年可能是比特币等数字资产出现行业式裂变的元年。一方面,运行已近10年,年内最高逾2万元的比特币正在迎来“硬分叉”带来的分裂可能,而备受市场关注;另一方面,以数字资产为募集、发行标的所开展的ICO活动也在暗流汹涌,并向监管提出挑战。种种迹象表明,数字资产行业的生态正在逐渐驶入一个更加复杂的新周期,其背后风险如何防范,可能出现的超主权监管仍然是未知数。种种以上如何发展,我们静观其变。(罗诺)
导读
21世纪资本研究院认为,“8月1日”硬分叉考验的临近,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并促使部分对比特币认知有限的投机资金加速离场,这是此前一个月比特币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分叉事件可能引发的价格异常现象也被部分交易平台所关注。目前多家平台也表示,一旦出现价格异常将启动机制临时中止交易,不过暂无平台对中止交易的熔断点予以明示。
比特币或正走向其命运的十字路口。
7月21日,业内讨论已久的比特币扩容方案Segwit+2x即将上线,然而围绕硬分叉的方案之争仍未有定论,按照规则,在8月1日前后,比特币是否会因硬分叉而分裂成两种甚至多种比特币,则将被大部分矿工、用户如何升级的选择而决定。
比特币分叉事件将在多个层面对投资者或持有人构成风险。而此次分叉事件如何演变,不但将对比特币本身的命运起到决定作用,更将对包括莱特币、以太币等在内的整个数字资产生态形成影响预期。
我们认为,若比特币最终的硬分叉以“大分叉+小分叉”的形式收尾,则受到影响相对有限,并且资金会向大分叉聚拢;而一旦出现两种或多种分叉后体量相均的新币,则将诱发比特币的“内部竞争”,从而对其价格,甚至整个数字资产市场信心带来严重冲击。
比特币分叉读秒
比特币的分叉博弈即将进入敏感期,而这场分歧的开端,恰始于区块链网络拥堵下,比特币扩容诉求的不断提高。
5月23日,21个国家的56家公司所形成的“纽约共识”,代表了大部分比特币矿工和一部分用户所提出的相对温和的升级思路,即无论是否进行升级,新旧节点间均可就区块进行兼容验证。
而比特币开发组织Core主张的则是一种“由用户激活软分叉”的BIP 148方案,该方案将绕开矿工意志,要求所有节点全部统一升级,而未升级节点将不再与新节点兼容,该方案容易促使比特币硬分叉,而8月1日也被该方案的支持者描述为“比特币独立日”。
一方面,硬分叉所带来的不兼容性,势必将对中国公司为主的矿工集团利益带来损害;但另一方面,大部分矿工所支持的“纽约共识”,则与Core改进比特币的意志相违背。
不难看出,比特币分叉争端背后,是矿工、用户、开发者各怀不同理念、利益所引发的必然冲突,这也将促使比特币分叉争端在7月21日至8月1日期间走向白热化,甚至出现分裂成两种乃至多种数字资产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比特币因硬分叉而走向分裂的可能性,正在让比特币面临两重风险考验。
一是网络安全风险。即比特币的分裂有可能引发对用户的“重播攻击”。
所谓重播攻击,常指网络攻击者发送一个已接收数据包来欺骗被攻击主机;在比特币的分叉事件中,指比特币分裂后可能形成不同的A、B等链条,但由于不同链条仍然有着完全一致的密钥、地址要素,因此A链上发起交易也会被B链所确认,进而对用户安全带来隐患。
在用户及比特币服务商等支持下,重播攻击成功的概率相对有限,但这一风险仍然值得相关方警惕。对此,OKcoin币行、火币网等国内主流交易平台均已做好等应对准备,例如针对重播攻击,交易平台拟在分叉期间将采取暂停比特币的充值和提现等措施。
二是市场风险,比特币若出现分裂,势必将对市场原本对其抱有的稳定性预期带来严重挫伤,并诱发分裂后的多种新比特币出现“内耗”,而这或对其资产价格造成明显杀伤;而从历史来看,另一种数字资产以太坊分裂后,其价格也曾出现大幅走低。
过去一个月以来,比特币价格出现的断崖式下跌,正是对硬分叉事件担忧的情绪表达。据交易平台OKcoin币行数据显示,从6月12日至7月10日的近一个月内,比特币价格从最高的21200元/枚最低下跌至12900元/枚,累计跌幅接近40%。
21世纪资本研究院认为,“8月1日”硬分叉考验的临近,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并促使部分对比特币认知有限的投机资金加速离场,是此前一个月比特币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分叉事件可能引发的价格异常现象也被部分交易平台所关注。目前多家平台也表示,一旦出现价格异常将启动机制临时中止交易,不过暂无平台对中止交易的熔断点予以明示。
警惕均衡式分叉
在大跌后的数日内,比特币价格呈现出企稳反弹迹象,截至7月19日下午5时,比特币价格回升至16100元上方,不过我们认为,目前悬在比特币上方分叉乌云远未消散,投资者仍然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21世纪资本研究院认为,此次分叉事件一旦导致比特币分裂,其影响将不止于比特币本身。考虑到比特币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去中心化数字资产,并常常作为整个数字资产界的 “代言品”,其资产形态、价格的稳定性也在整个数字资产行业内起到“定锚”作用。
分裂在比特币上发生后,将会让用户的不信任感在其他数字资产中扩散,进而对整个数字资产生态带来冲击,正如我们日前观察到的——当比特币因分裂恐慌而出现大幅下跌后,莱特币、以太坊等次主流数字资产价格也出现异常跳水。我们认为,莱特币、以太坊虽然技术上尚未面临分叉需求,也并无明显利空因素出现,但比特币分裂预期带给数字资产的悲观情绪是不可忽视的,因为这一现象也会加剧社会对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资产的怀疑。
作为一项去中心化产物,重建社会对数字资产的信任有着高昂的成本和漫长的周期,比特币从2013年底的暴跌到2016至2017年的重新被关注,至少经历了3-4年的情绪修复。
我们同样认为,而在诸多分叉可能性中,最糟糕的一种结果莫过于比特币分裂呈现均衡式状态。即“纽约共识”未能获得足额支持,而最终选择不同方案者则呈现出均衡分布,形成两种强势的新比特币间的内耗。
这是因为比特币过去作为一个整体形象出现,具有唯一性;若比特币分裂为“大分叉+小分叉”的形态,大分叉也将作为新的主流比特币存在,增量资金自然也会选择大分叉进行投资或持有,并能在更广泛的范围进行交易流转,而小分叉则会逐渐被主流市场遗忘,正如以太坊分叉后的“以太经典”。
而如果两条分叉在节点分布规模上旗鼓相当,则会提高市场对于“谁是新比特币”这一问题判断难度,提高比特币用户的识别成本,加重市场观望情绪,甚至在较长时间内对比特币及其他数字资产带来利空。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