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靴子落地 虚拟货币与区块链或向背而行

2017-09-18 01:01:12 | 作者: 来源:和讯网

【编者按】在取缔虚拟货币交易所的消息流传一周后,监管的靴子终于落地。15日,北京下发《北京地区虚拟货币交易场所清理整治工作要求》,要求各虚拟货

在取缔虚拟货币交易所的消息流传一周后,监管的靴子终于落地。15日,北京下发《北京地区虚拟货币交易场所清理整治工作要求》,要求各虚拟货币交易所于9月20日18时前制定清退方案,并于15日24时前发布公告,明确停止虚拟货币交易的最终时间,并立即宣布停止新用户注册。

至此,虚拟货币在国内也被纳入金融强监管框架,交易所的取缔会极大地提高投资虚拟货币的门槛,不难预见,未来一段时间,虚拟货币投资在国内将陷入低潮期。至于何时回潮,要看监管的态度,而监管态度的转变则主要基于两点,一是监管手段的进步,即能否真正监控虚拟货币的资金流向;二是虚拟货币在国际上的发展势头,接受的国家越多,我国重新放开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接下来进行一个简单复盘,还是从ICO聊起。

9月4号,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将ICO界定为“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至此,已呈癫狂之态的ICO戛然而止,落下了帷幕。

ICO的主要风险在于涉嫌非法公开集资,其根本的问题在于随着ICO代币价格的暴涨,吸引大批投机性群体参与其中,背后的区块链项目多为虚构或不靠谱,使得ICO最终从助力初创企业实现改变市场理想的融资工具,变成了骗子们圈钱和非法集资的手段。

与ICO集中于一级市场(发行阶段)不同,虚拟货币的问题产生于二级市场流转过程中,二者的问题截然不同,所以,ICO新政之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在短暂下跌后,重回高位。

虚拟货币的问题根源于其两大属性,一是投资品属性,二是支付工具属性。前者的问题在于价格波动大,部分品种甚至存在市场操纵等问题,属于典型的高风险投资;后者的问题在于为洗钱、犯罪融资、规避外汇管制等提供渠道,且目前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

这两类问题其实一直存在,只是近期虚拟货币市场的火爆使得其影响开始扩大,潜在风险与问题也同步放大。与此同时,国内整体进入金融强监管环境,便埋下了此次强监管的种子。而ICO的诈骗工具化和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则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导火索,引发了整个虚拟货币市场的强监管来临。

不过,实话来说,虚拟货币去中心化、国际化等特征决定了很难被单一国家所封杀,且从当前的趋势来看,其投资品属性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因此,不能就此判断虚拟货币的发展步入实质性的转折点,真正决定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发展前景的还在于其生态圈自身,如比特币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两个月后的扩容分叉风险,而以太币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以太坊自身的发展等。

当然,从短期来看,严监管的来临有助于去除虚拟货币领域的投机泡沫,加速数百种虚拟货币的两极分化,一段时间后,少数有着坚实的区块链生态基础的虚拟货币依旧会有持续的发展空间,而绝大多数虚拟货币市值会日益萎缩。虚拟货币市场自身的分化也许会为其重新回到国内主流市场埋下种子,谁说得好呢?

而对于区块链的发展,短期来看是不受影响的。在公有链领域,区块链与虚拟货币的关系类似于实体经济与金融,很难分开,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润滑剂;在联盟链和私有链领域,区块链技术和虚拟货币是可以分开的。

从当前各国的区块链实践来看,重点在联盟链领域进行布局,2015年以来,具备资金实力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主流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巨头逐步接管了区块链的商用化,区块链创业机构则逐步走上了ICO融资的道路,区块链与虚拟货币便开始逐步变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圈子。因此,对虚拟货币的管制不会影响到现阶段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相反,在国内,区块链的商用化落地得到了监管机构的大力支持,各大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探索推动,依旧有望引领世界潮流。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虚拟货币与区块链在国内的发展或进入冰火两重天,向背而行、愈行愈远。

【钛媒体作者介绍:薛洪言,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微信公众号:洪言微语】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