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保险行业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在不断推出。银保监会先是下发规定,将外资人身险公司外方股比放宽至51%,3年后不再设限;随后将外资保险经
中国保险行业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在不断推出。银保监会先是下发规定,将外资人身险公司外方股比放宽至51%,3年后不再设限;随后将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的经营范围放开。
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称为外资保险公司“基本法”的《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近期也将启动修订工作。
实施细则将启动修订
今年以来,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出现了不小的突破。4月,银保监会宣布将外资人身险公司外方股比放宽至51%,3年后不再设限;放开了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与中资机构一致,并取消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前需开设2年代表处要求。
各项政策之中,以外方公司持股比例放宽至51%影响最大。过去保险外资股东持股上线为50%,中资和外资势均力敌,双方对于保险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一定程度影响了公司决策的推进。
春江水暖鸭先知。5月初,李嘉诚家族旗下的富卫人寿保险(百慕大)公司向中国银保监会提交了筹建富卫人寿保险公司的申请材料。据上海金融办透露,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总部决定在上海独资设立安联(中国)保险集团公司,正抓紧落实筹备事项。
接受采访的保险机构人士认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一是看重中国保险深度和广度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发展空间广阔,二是基于保险业本身要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需要,需要进入新的市场。
据了解,《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将开始修订,这一外资保险公司的“基本法”,将写入银保监会最新对扩大对外开放的承诺内容,从而进一步消除外资保险公司在内地发展的法律障碍。
外资险企保守风格延续
外资保险公司一直以风格保守,决策谨慎著称。截至2017年底,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保险公司在我国设立57家外资保险公司,下设各级分支机构1800多家,世界500强中的外国保险公司均已进入中国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该来的都来了,但在入世之后保险业对外开放的10多年里,外资保险机构并未分到大蛋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在一份报告中总结,2017年,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140.06亿元,市场份额5.85%。其中,外资财产险公司市场份额较低。在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中,外资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06.39亿元,市场份额1.96%。外资人寿保险公司市场份额相对较高,在人寿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中,外资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933.66 亿元,市场份额7.43%。不过,外资保险公司在对外开放深化的区域市场份额较高。在北京、上海、深圳、广东外资保险公司相对集中的区域保险市场上,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4.65%、15.22%、8.91%和10.46%。
究其原因,保险业界公认为这与外资保险机构风格保守,决策谨慎有关。
一位在外资保险机构风控部门工作多年的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一些内资保险公司很常见的做法,在外资机构则会被叫停。比如在投资方面,外资保险机构很少碰非标,认为层层嵌套后风险底数不清,不应该冒此风险。但是在内地保险机构中,非标业务成为2016年、2017年提升收益的法宝。
2015年以来,内资保险公司大卖万能险的时候,外资保险机构则表现得相对冷静和克制。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