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金融诈骗套路多 骗子也爱“角色扮演”

2020-03-16 23:20:08 | 作者: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315消费观察之三:新型金融诈骗套路多 骗子也爱角色扮演线上买理财、直播挑基金、朋友圈投保险……当下伴随移动支付对消费场景的深度渗透

315消费观察之三:新型金融诈骗套路多 骗子也爱“角色扮演”

线上买理财、直播挑基金、朋友圈投保险……当下伴随移动支付对消费场景的深度渗透,人们的理财意识备受激发,理财方式推陈出新。事实上,新技术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一些不法分子获得可乘之机。

2019年的“3·15”让“714高炮”、套路贷等黑幕曝光。一年间,有的诈骗分子“换汤不换药”,继续以“高额低息”等噱头“套路”消费者,有的骗子则玩起“角色扮演”的新花样:不仅冒充正规金融平台炮制“李鬼”APP,还伪装成“好心人”,号称能够“收费改不良、安全秒套现”……不少网友感叹,“我走过最长的路,就是骗子的套路。”

金融消费者到底该如何快速识别这些诈骗新套路?当不幸“中招”时又该如何“手撕”骗子,避免遭受进一步的财产损失呢?对此,人民金融用大数据和真实案例,为您一一详解。

金融服务成投诉“重灾区” 信贷诈骗最常见

人在家中宅,骗子天上来?事实上,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项金融服务愈发便捷,也让金融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此类案件不仅形式花样频出、犯罪手法也不断翻新。

据百度发布的《2020年百度315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在投诉相关搜索热度最高的八大行业里,网络购物和金融服务成了名副其实的“重灾区”。

 

 

近年来多次引发关注的“砍头息套路贷”及相关“暴力催收”现象,依然属于消费者关注的热门投诉问题。

 

 

投诉平台腾讯110统计数据显示,在2019年金融信用诈骗类型中,信用贷款类诈骗占比高达68.3%;投资理财类诈骗占比次之,为25.5%。两者相加,占比超过9成。此外,仿冒类、提额类诈骗占比分别为3.7%和2.4%。

 

 

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受骗比例远高于女性,贷款需求更大,占比67.9%;从各年龄段受骗情况来看,25-40岁人群占比近六成,40-55岁受骗损失最大,人均受骗金额超1万元。

“李鬼”APP打造“皇帝新装”

1994年出生的浙江人小伍告诉记者,他最近在网络贷款中差点损失近万元。

小伍说,有人打电话来询问他是否有贷款需要,得到肯定答案后便加微信并要求他下载一款名为“人人贷”的贷款APP。此后,一系列莫名其妙的要求随之而来。

“等我填写好资料,审核通过后显示有10000贷款,但是要花898元升级VIP才能提现。我开了会员后,又说我的收款银行卡填写错误,必须交3000元保证金改卡号才能提现。但当我交了3000元后,又说我资金被冻结了,叫我交5000元解冻资金。”小伍回忆称,到这一步他才开始发觉不对劲,没有继续付款,对方发现被识破后,遂将小伍拉黑删除。

据投诉平台腾讯110证实,小伍遭遇的正是由诈骗分子炮制的“李鬼”APP。

记者了解到,这是一种新型诈骗手法,目前多款正规金融平台纷纷表示已“中招”。京东数科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网络上出现部分使用京东金融产品LOGO的贷款APP,经分析发现也都是诈骗分子伪装的“皇帝新装”。

简单而言,诈骗分子利用正规金融平台LOGO开发、销售假冒APP,一旦有客户通过APP登记自己的贷款需求,假客服就会出现,并以收取手续费、额外工本费,或是需要开通VIP权限等理由骗取客户钱财。

“这和以前有人在线下开设冒牌的银行网点没什么区别。”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看来,“李鬼”APP的出现,实际是将以前线下的类似诈骗行为搬到了线上,但不同的是,其形式更多样、客群更大、影响更恶劣。

曾刚建议,对于消费者而言,不要随意下载网络上来源不明的APP,而应该选择在官方网站或正规应用商店渠道,下载标记了官方或正版的应用,同时还应注意查看APP的应用开发信息,判断其是否为官方APP。

佯装“好心人”腾挪贷款

“有网贷记录会影响个人征信!”“您的账户异常,需要转移到指定安全账户!”……突然听到“好心人”的这些提醒,大多数人不免惊慌。

近期,一种新型诈骗手法屡有发生。诈骗分子先用非法手段获取消费者信息,再以如上说辞联系消费者,谎称其资金或账户遇到了“大麻烦”,而自己作为“好心人”或正规客服可以立马帮其解决。

据了解,骗子在取得消费者信任后,就会假借注销原有的网络借贷记录之名,诱骗消费者在新的网贷平台上进行贷款,再将刚刚借到的贷款转入骗子控制的指定“账号”。当消费者恍然大悟的时候,骗子已经脚底抹油、不知影踪了。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认为,网贷平台逐步走向时代发展的风口浪尖之时,普通群众对于各类线上金融平台的征信修复等系列问题相对关注。

“这种趋势成为骗子们利用消费者的关切施以骗术的重要路径。可以看出,新的金融诈骗,顺时而变,手段更多样,更具有迷惑性。”肖飒说。

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程瑞提醒消费者,要珍惜个人征信,按时还款,不要轻信征信异常或修改负面征信内容之类的骗局。同时,购买金融产品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文本,尤其是特殊条款、除外条款等,认清产品风险。

肖飒建议,金融消费者当接到自称官方工作人员的可疑电话时,切记提高警惕。对于存疑的事项,要通过官方渠道咨询,及时辨别真伪。

打造“疫情”概念虚拟货币

“快来抢购新发行的‘冠状病毒加密货币’,资金将用于在境外建厂造口罩,还会用于新冠病毒疫苗研发,高收益还有意义,功德无量啊!”

“疫情概念+区块链概念+高收益理财保证”。听到上述话语,你心动了吗?事实上,这是一种近期出现的投资理财型诈骗。

据北京银保监局方面介绍,近期,不法分子针对公众居家防疫、普遍通过网络或手机获取信息的特点,假借“区块链”概念宣传“冠状病毒加密货币Coronaviruscoin”等虚拟货币,宣称筹集的资金用于在境外建造口罩、防护服工厂,或用于研究生产冠状病毒疫苗,并许诺高额回报,骗取受害人钱财。

随着社会金融服务及消费者习惯发生变化,“零接触”线上金融服务迸发,不仅让老百姓享受到了7*24小时的服务,也能帮助金融机构降低运营成本。

但是,危险与机遇共生,类似于“冠状病毒加密货币”这样的理财诈骗行为也层出不穷。其本质都是“换汤不换药”,假借时下流行的概念,进行非法集资,通过虚构投资标的、虚假宣传和高息引诱,坑害投资人。

据腾讯110统计,在2019年金融信用诈骗主要欺诈类型中,投资理财类诈骗占比位居第二,达25.5%。与此同时,来自中国警方在线和支付宝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5成人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会忽视收益风险,其中一半是90后。

对于越来越多的新型金融诈骗行为,曾刚表示,监管部门和执法人员要敢于“亮剑”。

“对于不合格的APP要坚决予以打击清理。同时,针对类型复杂的金融诈骗行为,应该对于整个产业链进行强烈打击,形成较好的约束环境,从根源上减少金融消费者利益受损的情况。”

此外,他建议,监管部门应该提高相关金融服务的准入门槛,并加大金融消费者教育力度。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伍为化名) 李楠桦 申佳平 王仁宏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