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1月28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主办《预见·新零售》2018年新年论坛,会议旨在与大家分享研讨在这个共享
2018年1月28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主办《预见·新零售》2018年新年论坛,会议旨在与大家分享研讨在这个共享、共生、共创的互联网时代中,零售行业如何经历变革、转型,如何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体验的创新来创造新零售的奇迹。出席会议的有浙江大学校长吴朝辉,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党委书记、秘书长邵晓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蒋芳,银泰商业执行董事陈晓东,杭州万科副总经理王小毅,矽亚投资CEO张兰丁,德勤科技新兴产业专家宋旭军。
会议当天,矽亚投资张兰丁从投资的角度为现场的来宾分享了《新零售投资策略报告》,通过专业的分析,为大家介绍新零售板块的发展趋势。
张兰丁首先从全球零售行业的数据直接反映了行业的发展情况:2017年北美有6400间零售店面倒闭或歇业,九家大型零售企业破产,过去一年中,第五大道房屋空置率达到了15.9%。二级市场直接看到了这些反映, Sears公司在过去十年中跌去了股票市值的96%,J.C.penny股票市值跌去了86%,Macy’s百货市值跌了55%,只有沃尔玛公司股票市值基本持平。从全球情况看中国,预计未来五年之内,中国将有三分之一的商品销售市场将要被淘汰。中国过去一年里面有64家大型超市、百货、商场关闭了185家门店。这些数据让我们感觉到了全球实体零售阵阵寒意的同时,线上企业阿里的股票市值超过了5千亿美元,亚马逊股票市值已经达到了6750亿美元。
张兰丁表示:零售业对所有行业影响都非常大,查尔斯·亨利·道在1896年《道氏理论》中提出,一个企业的好坏50%是由行业决定的。丹尼尔·罗伯逊在1915年《工业波动研究》中提出零售行业对所有行业的影响都非常大,对设备类企业的影响是10倍,对上游原料类企业影响是20倍,只要零售业稍微有波动,对上游来说影响将是巨大的。全球零售业的发展历程,18世纪50年代以前的时候几乎都是一户一店的情况, 1852年阿里斯帝德在法国巴黎建立了第一个百货商店Bon Marché”博马尔谢, 1859年第一家连锁店,美国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A&P在美国成立。1916年小猪扭扭超市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成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新零售的里程碑事件。以前消费者在购买货品的时候都是到商店里面,由服务员提供商品,呈现包装。但是桑德斯思考,能不能通过标准化的商品在货架上陈列,让客户自由挑选,到前台结算,这样也许更方便。因此,超市诞生了,仅十多年时间,小猪扭扭超市在全美达到了2600多家,成为当时最大的超市。1927年Southland Ice Company创立于美国德州达拉斯,到了1946年正式更名为711,1973年进入日本,1975年成为24小时便利店,今天便利店已经无处不在。1995年亚马逊成立,改变了线上线下零售的格局。2017年无人零售行业在中国快速崛起。
从全球零售数据终来看,零售业增长整体放缓。截止到2015年底,全球零售也销售额20.8万亿美元,预计2020年全球零售业销售额27.73万亿美元,零售业未来几年的复合增长5.29%。线上销售电商零售到2015年底为止是1.55万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销售额4.06万亿美元,线上销售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是21.26%。全球250强零售商过去一年销售额是4.31万亿美元,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了10%,过去几年复合增长只有5%。
中国零售业2005年到2016年,百家大型重点企业的平均增长率从过去的24.4%到现在只有负的0.5%。欧盟和美国同期增长率只有2.8%、2.9%,日本是负的0.5%,中国还是保持着双位数的增长,达到10.4%,销售额在过去一年达到了29.7万亿人民币。
中国零售行业增长情况:网络零售发展日趋成熟,实体零售增速明显分化。百货店销售额增速只有1.3%,专业店增长3.1%,超市增长6.17%,购物中心的增长7.4%,只有便利店销售额增长7.7%,线上零售增速明显趋缓,从2010年增速75.3%,到现在的26.2%。预计未来线上增速的红利将逐渐结束,这是所有电商企业未来销售需要转型和转变的地方,存在一定的压力。
从上市公司角度看零售行业,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为止,上市公司一共是3468家,零售行业企业64家,占比1.84%。64家上市公司销售额占全部上市公司销售额的2.46%,利润却只占0.49%。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来看。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19.9%,零售业的毛利率18.2%。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率9.2%,如果去掉占所有上市公司净利润48%的25家银行,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率5.2%,零售业净利润率从过去2.8%降到现在1.9%。从资产负债率角度看,零售业比较健康,低于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84.5%,从过去62.2%下降到54.2%,资产负债率有所降低。
中国零售业目前主要有六个方面存在问题:第一个是同质化问题,千店一面,千店同品的现象比较严重,产品也非常类似,据统计有87%的产品是同质化产品;结构发展不是非常均衡,主要体现在东部和西部的不均衡,以及城市和郊区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今后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此外,传统实体店成本比较高,利润比较低,整体运营效率有待提升;传统零售企业数据应用和数据驱动仍然不足;实体零售店缺乏顶 级的零售品牌。
从全球零售业并购来看,全球过去十年零售业并购复合增长率是17%,2016年达到了4690亿美元。中国在过去一年里面经历了88起零售方面的并购,涉及金额1570亿人民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每年都以翻倍的姿态在增长。需要注意,中国企业在零售方面投资海外企业的平均资本损失率是70%。
全球零售业并购的趋势:预计未来主要是线上线下融合,全渠道的管理导致了线上线下的融合。同时因为社区商业更贴近于消费者,所以社区商业成为零售业收购的一个新的高地。
什么是新零售呢?从投资角度来看,矽亚投资认为新零售是面向年轻的、有活力的消费群体,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数字化驱动,从“场所化”到“场景化”的零售方式变革。
新零售的特征主要特征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更多看消费者的体验,2017年发布的《消费者调研报告》中,其中第四项提出了消费者最新的要求,全球消费者需求都是“现在就要”,也就是消费者对交付速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任性”的要求。此外,全渠道的管理,线上+线下的结合则变得非常重要,仅有线上是远远不够的。最后是碎片化的销售、数字化驱动以及便利、快捷,同时也出现了新零售行业的新物种。
全球新零售发展三大主力,首先是技术驱动,以亚马逊为主导,以电商为主导的力量,大力发展黑科技;第二种力量是传统零售企业的转型,例如:沃尔玛的Sam’s Club,如何更有效为客户提供服务。最后是主打体验的新物种,提供新一轮体验,很多企业都开始“+零售”的概念,以前常常提到+互联网,现在是“+零售”,让消费者有更好的感觉。
中国新零售发展的前置条件逐步成熟,比如全国人均可知支配收入提升到现12932元, 2015年到2020年中产级富裕阶层消费增速达到了17%,2012年到2022年中产阶 级占 中国城市家庭比重从46%到现在的68%,再到未来的76%。移动互联网支付用户规模已经达到4.67亿人,大部分都是支付宝的用户。零售销售受到数字化影响的人群超过了57%,2016年到2019年网络市场交易规模预计会超过7.5万亿人民币。技术支持对零售业的发展特别重要,比如移动支付、人脸识别,同时有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的学习,还有地图技术,AR/VR技术,让消费者有更好的体验。这是中国新零售发展的情况,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75%新零售企业都集中在这四大城市当中。
未来已来,新零售对我们有哪些影响与趋势的变化?
第一个影响是对渠道线上线下融合的影响,一方面消费者需要线下很好的体验,另外线上的红利也逐步趋缓,目前全球主流线上企业都在寻找线下的机会。此外,供应链的整合以及从产品研发,生产、营销方式,都开始不断改变,这就是新零售对市场的影响。新零售的趋势,比如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年轻化,数字化,由数字驱动、精准定位影响,这对新零售都存在影响。
矽亚投资通过研究发现,未来新零售有三点变化趋势:
趋势一是传统零售巨头、线上零售企业纷纷布局新零售,线下流量争夺愈演愈烈,主要原因是因为线上红利很快会宣告一段落,同时线下企业不断谋求发展转型,二者之间磨合的边界越来越模糊。阿里系是最典型的,目前阿里系业务占 中国线上体系61%,支付系统占有率超过39%,属于领军的线上企业;
趋势二是无人新零售行业的崛起,因为随着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消费者素质越来越高,人均可知支配收入提升等因素,中国也会像当年日本一样,无人零售将会变得越来越普及;
趋势三是石油、货币政策等对新零售的影响巨大。2018年1月28日,纽交所轻质原油的价格每桶是66.666美元,布伦特原油每桶刚好超过了70美元。矽亚预测石油价格短期会击穿90美元,中期会达到150美元,未来甚至超过200美元。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未来开车加油的时候,每升汽油的价格可能会超过20元人民币。如果今后消费者线上订购苹果到家,苹果可能是5块钱,送货费是50元,未来线上销售还能够保持现在的快速发展吗?新零售行业还能够持续进行吗?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