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鹏都农牧总裁沈伟平:用科学的方法做有情怀的事业

2021-12-23 09:29:21 | 作者: 来源:证券日报网

【编者按】汽车在云南特有的红土高原上奔驰,越过高高低低的山丘,穿过交错的花卉大棚和长势喜人的玉米地,就到了鹏都农牧位于寻甸的养殖场。这是中国

汽车在云南特有的红土高原上奔驰,越过高高低低的山丘,穿过交错的花卉大棚和长势喜人的玉米地,就到了鹏都农牧位于寻甸的养殖场。这是中国西南部地区规模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已有肉牛存栏数量超过1.2万头。养殖场里的牛儿们安安静静的吃料,大屏幕上的实时监控数据不断跳动,往来其中的工人们熟练而默契地操作着。《证券日报》记者在这里专访了鹏都农牧总裁沈伟平,听他讲述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做有情怀的事业。

中国牛肉市场存在供需缺口,而且缺口逐年扩大。根据USDA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牛肉消费量约为948.6万吨,2020年我国牛肉产量672.4万吨。当前,牛肉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中国作为牛肉净进口国,年进口已超过300万吨。2017年前后,因回报可观曾迎来一波肉牛养殖热潮,但产业资本几经进退,国内肉牛存栏量始终无法有效提升,反而出现冲高回落、逐年滑坡情况。

已经年近花甲的沈伟平先后在上海牛奶、上海梅林、天邦股份工作过,对中国养殖业有着丰富经验和深厚感情。谈到国内肉牛养殖业难见起色,他向记者分析道,“肉牛养殖业是有情怀的事业,它投资周期长、前期投入大、技术门槛高、饲料配套低。没有情怀、只想赚快钱的人,注定做不成这项事业;但是只有情怀、不讲方法论的人,也注定做不成这项事业。现在,我们正在用科学的方法做有情怀的事业。”

十二月的云南高原天气温暖宜人,金灿灿的阳光透过顶棚均匀的洒下来,走在寻甸养殖基地里,记者见到膘肥体壮的肉牛们埋头吃料,间或发出满足的低鸣。沈伟平举例说道,“科学的方法体现在肉牛养殖的方方面面。举个例子,来访调研机构常有一个共同的疑问,为何我们将项目选在云南而不是北方玉米带?这与他们的预判和常识不符。我们在项目选址之前做了多方考察,认为云南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昆明是春城,四季气候稳定,对肉牛养殖中的散热、保暖、通风、换气更为有利,牛舍建筑成本较北方地区低三分之二。其次,云南当地饲料产业已被我们带动起来,群众种植玉米、秸秆发酵的主动性很高。再次,缅甸、老挝等国口岸与云南边境相连,进口活牛、饲料的综合成本较低,从两国到云南的运输成本远低于将北方玉米带到云南的运输成本。最后,云南寻甸地区有丰富的肉牛育肥经验,农户积极性很高,一经我们讲解发动,就组织起合作社和我们密切对接。”

鹏都农牧的肉牛养殖场沐浴在阳光下(摄影:肖伟)

在牛犊房中,记者看到它们或在吃料,或在追逐嬉戏,或在安静沐浴阳光。沈伟平说:“农户虽然积极性很高,也有一定养殖经验,但是和科学的方法还有一定距离。以我们建设的牛犊房为例,农户不能理解为何产下牛犊就要进行母子分离管理。采取母子分离管理,我们隔绝了母牛污染,平衡了牛乳分配,牛犊存活率从80%提升到98%以上。看到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农户对我们的科学方法就心悦诚服了。”他补充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户不能理解我们的配方饲料意义何在,都是地里有啥就给牛喂啥。我们建立大数据平台,用数据说明料肉比和动态饲料管理的好处,现在农户们都采用配方饲料,也明白牛犊、青年牛、育成牛、泌乳牛、干奶牛的营养需求不同,开始讲究使用不同配方针对肉牛养殖的不同阶段进行喂养。”

在远处的山坡上,三一重工的挖机正在轰鸣,搬运土方的重卡来回穿梭,项目二期建设正如火如荼。不久后,土坡和岩石将被统统搬走,更多新牛舍和产房将拔地而起,从海外引进优质肉牛将漂洋过海来此落户安家。在山坡的背面是农户们经营的花卉大棚,大棚里的玫瑰已经到了即将采收的时刻,牛粪经处理后形成的有机肥已是广受花农欢迎的抢手货。沈伟平的目光仿佛穿越了眼前的景色,投向了更远处,“寻甸项目的意义是多个层面的,它向消费市场证明了规模化肉牛养殖是技术可行且经济可观的,也教育了农户从散养到集中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路径,更对海外表明了中国人在肉牛规模养殖道路上是能行的。从欧美澳新等国的肉牛规模化道路来看,必然经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当前,我们要追上这些国家的规模化水平尚有一段距离。在这追赶的过程中,中国的肉牛养殖事业会迎来长达10年以上的黄金发展期。现在大家都有了一个共识,只有走规模化养殖的路子,才会有精细化分工,科学的方法才会有广阔的舞台,产业报国的情怀才能真正落地。”

鹏都农牧寻甸项目二期正在建设(摄影:肖伟)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