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理性消费测试”你能得几分?捷信教你告别冲动消费

2022-03-16 14:27:24 | 作者: 来源:互联网

【编者按】随着各大购物节,各种促销活动遍布全网,很多消费者都摩拳擦掌投入各种消费战斗中,尤其年轻群体,面对着庞大的广告阵仗,和热火朝天的气氛

随着各大购物节,各种促销活动遍布全网,很多消费者都摩拳擦掌投入各种消费“战斗”中,尤其年轻群体,面对着庞大的广告阵仗,和热火朝天的气氛,不想买都难。捷信作为负责任的消费金融机构,今天就为大家送上一份“理性消费测试”,看看你能得几分。

1. 购物时,你会有以下想法吗?

以上描述展现了四种典型“非理性消费”心理。

1) 从众心理:个体在群体中容易受到他人影响而表现出“随大流”的行为,导致这种行为的心理被称为“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指盲目跟随群体行为而放弃个人思考。该行为的目的是保持与群体的一致性:消费者盲目认为受到群体追崇的商品必定具有优越性,购买符合“群体特征”的商品能够使其获得群体接纳。

2) 冲动消费心理:为诱导消费,商家经常进行“限时促销”,给消费者营造出“时不我待”的急切感。短暂时间内,消费者难以冷静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该商品就匆匆下单,事后才发现实际并不需要。

3) 攀比心理:“攀比心理”指通过物质上的优越感得到群体的认同和羡慕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认为物质优渥便等同于高人一等。攀比心理是一种非理性消费心理,极易促成超出个人承担范围的非理性消费行为。

4) 贪图便宜心理:商家常采用“捆绑销售”“满N减一”“多买多减”等方式诱导消费。然而商品具有保质期,一味追求“低单价”而购入大量商品会造成商品和财产的双重浪费。

2. 请判断,以下宣传语是否诱导冲动消费

以上两种宣传方式均诱导消费者冲动消费。

商家通过宣称自己的产品与众不同或能为消费者创造特殊价值,将商品与消费者的身份认同和心理安全联系起来,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应该保持独立思考能力,认清消费需求,按需消费量力而行。

3. 你是否拥有以下消费习惯?

以上做法都符合理性消费准则。

1) 消费需要量力而行。消费者应考虑自身实际需求和收支状况合理消费,切勿因为过度负债影响日常生活。消费者可根据28/36法则为个人负债划定警戒线,即个人或家庭的房产类相关支出不超过同期收入的28%,总的负债不超过同期收入的36%。

2) 做好财务规划、提前进行预算,有助于消费者合理分配收入。按照商品的重要程度有选择性地购买。购物清单也可作为消费者自我监督的依据;如果难以控制消费欲望,消费者也可请亲戚朋友代为监督。

3) 很多时候,消费者因受到商家诱导而冲动消费,之后却发现自己购入了不需要的商品或购买数量大于自身需求。因此,消费者可以尝试推迟心仪商品的购买时间,如:在网购时,先将商品加入购物车,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延迟消费给予消费者“冷静期”以思考特定商品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4) 保留消费凭证可以帮助消费者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如冲动消费后按照相关规则退货、发生纠纷时向商家索取合理赔偿。

捷信提醒广大消费者,即使置身消费主义浪潮下,也要在“剁手”前保持理智思考,在自己可承担的范围内理智消费,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造成财务负担。

特别注明: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投资需谨慎。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