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灵深瞳新财报:谋定营收与市场化方向,交付与新业务支撑战略性增长

2025-04-27 09:33:08 | 作者: 来源:互联网

【编者按】4月26日,格灵深瞳(688207)发布2024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23.94万元,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

4月26日,格灵深瞳(688207)发布2024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23.94万元,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159.6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653.12万元,总收入、利润都有所下滑。

年报披露,过去的2024对格灵深瞳是具有挑战性的一年。智慧金融领域产品的国产化适配和测试工作影响,是公司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所幸产品成功交付后,公司在第四季度迅速实现营收同比增长,展现了令人期待的营收潜力。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营收下滑,但2024年公司多项工作均取得进展:非金融业务稳定增长,多元化业务布局深化且部分新业态、新产品表现亮眼,技术创新实力和技术储备进一步夯实,预计将在2025年及未来,对公司的营收产生积极的影响。

金融业务 企稳走平 ,非金融业务稳定增长

作为一家提供人工智能产品的科技企业,公司核心产品在智慧金融领域的安保、运营、风控等多个业务场景获得广泛应用,支撑着公司营收的基本盘。其中,尤以与农业银行的合作最为深入。年报显示,目前,公司智慧金融应用已覆盖农业银行全国各省市的上万家网点。

近年,为了突破西方的技术封锁,国家加快推进芯片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2024年,公司响应国家“建立国产化信息技术软硬件底层架构体系”和“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信创要求,启动智慧金融领域产品的国产化适配和测试工作。

对于格灵深瞳而言,智慧金融领域产品的国产化适配和测试工作,关系到该产品在现有金融大客户体系内的稳定应用,以及未来面向其他金融客户的推广,必须高度重视。公司秉持谨慎和追求完美的态度推进这一工作,但较大的工作量仍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产品交付,这成为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

对于这一下降,格灵深瞳表示,国产化适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营收增长,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厉兵秣马”,能够为更好的服务现有和未来客户打下基础。实际上,产品交付后第四季度,公司营收即实现增长回归。预计这一工作将为未来的营收反弹提供稳固支撑。

金融业务企稳走平的同时,公司的非金融业务稳定增长,收入总额达6324万,同比增长50%。表现在:在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得益于公司一直以来在城市管理领域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2024年城市管理维持稳定增幅。目前,格灵深瞳城市管理领域已覆盖全国多省市的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政法委员会等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新一代智能视图大数据系统已经开始在各地落地试点、车路协同感知MEC产品、车载视频记录取证设备、交通事件分析系统等产品,已实现交付或多省市交付。同时,体育健康和特种业务对公司非金融业务的收入增长也有助力。

其中,特种领域收入来源于对国科亿道的收购。目前,公司已将特种领域上升为公司的基本业务,深度挖掘行业需求,预计未来还将为公司贡献更多营收。

布局新业态,储备新增量,启动组织改革促增长

2024财年营收的下滑,一定程度上也源于公司对单一大客户的依赖。为了摆脱这一状况,格灵深瞳一方面积极拓展其他金融客户,另一方面,公司早在2022年就开始布局多元化的业务组合和多客户的营收来源,储备新的增量。目前,新战略布局的成果与新营收的源头趋势已现。

从年报可以看出,2024年公司通过收购国科亿道,成功拓展特种领域智能化业务。国科亿道主要面向特种领域提供以国产化芯片为核心的终端计算设备。对国科亿道的收购意味着,融合国科亿道的硬件优势与公司 AI 模型及软件能力,公司软硬一体化发展战略正式落地。目前,公司正全力开拓一体机和AI PC业务,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最新进度显示,就在4月25日举办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格灵深瞳AIPC新品——实现“国产化底座+AI智能引擎”双轮驱动的“墨刃Z1 AIPC”正式发布,前期市场推广也已正式启动。这意味着,公司战略级新业务取得里程碑式突破,核心产品完成验证,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不断拓展,人工智能正在教育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24年,在格灵深瞳的前期布局和积极拓展下,公司的智能体育教育产品表现突出,成功服务约5.6万名考生。格灵深瞳表示,2025年,公司将加大这一业务的投入,激发其更多市场潜力。此外,公司的智慧检测新业态已成形——自研的列车智能检测解决方案已在高铁和地铁项目中落地应用,为列车的安全运维提供保障。

为促进新产品的商业化、市场化落地,同时保障新业务、新增量的健康成长,公司在报告期内主动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包括引入新的总经理、财务总监等新管理团队成员,升级组织架构。新团队在2024年第四季度重新梳理公司战略,锚定“视觉AI领航者”,聚焦图文大模型在智慧金融、城市管理、特种、智慧教育等开展行业级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将让公司未来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更为聚焦和明显。

深入布局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技术实力和技术储备双增长

当下,人工智能已进入大模型时代,多模态大模型有关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格灵深瞳作为科技型企业,积极拥抱技术浪潮,不断增强技术实力和技术储备,尤其在多模态大模型技术领域深入布局,为未来的新产品做准备。

报告期内,公司开启了新募投项目,预计分3年合计投入募集资金3.68亿元实施“多模态大模型技术与应用研发项目”,开发自主可控的多模态大模型,以多模态大模型技术作为有关产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

同时,公司自研的视觉大模型已经在智慧金融、城市管理、轨道交通等领域落地应用,大幅提升了AI算法交付效率;公司自研的视觉大模型Unicom采用Vision Transformer的网络架构在10亿量级图像数据上预训练,学术评测超过OpenAI的CLIP和谷歌的SigLIP的模型,实验结果已经公布在全球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ECCV2024相关论文上;结合公司自研的视觉大模型Unicom和开源大语言模型,深瞳灵感-7B多模态大模型在具身问答(Embodied Question Answering)任务和引用表达分割(Referring Expression Segmentation)任务中,与业界同等规模的VLM模型相比居世界领先地位。

2024年,公司也产出了其他的大模型方面的成果和研究文章,如提出第一个基于RWKV架构的图文对比学习模型的论文已公布在EMNLP2024相关论文上;利用OCR工具和检测工具提升VLM推理性能的论文已公布在MMM2025相关论文上。

2025:聚焦与多元并行,产品与客户齐抓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各类AI软硬件产品商业化进程加速,在彰显万亿级市场空间的同时,亦对企业战略定力、技术壁垒构建能力、创新转化效率、团队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

从2024和过去的积累来看,格灵深瞳已从战略定位、核心业务、新业态、新产品、组织架构、技术储备等多个层面,为未来的增长做好了铺垫。对于2025年和未来规划,年报显示,格灵深瞳正试图通过积极补齐短板,强化优势,夯实中长期发展的根基,把公司带回平稳增长的轨道。

2025年,格灵深瞳将一方面聚焦智慧金融、城市管理、特种领域等具有深厚积累的行业发展核心业务,做深、做丰富,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和更多客户;另一方面,加大对新业务、新产品的投入,为公司培育新的增长曲线。同时,全面推进销售工作,建立客户体系,为未来精细化的客户运营打下基础。研发层面,公司将勇于挑战,将多模态图文大模型的技术能力与实际业务场景紧密结合,通过技术适配、场景落地和产品化,实现模型从理论到实际价值的转化。

公司表示,2025年的目标是通过以上工作,丰富公司的客户和产品库,建立可持续的收入构成,提升财年收入规模,减少亏损,为未来稳健良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的公司,格灵深瞳在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分析、机器人技术和人机交互等领域都建立了自主研发的技术壁垒,在智慧金融、城市管理、智慧教育、工业检测等多个应用场景都具备较大的竞争优势。2024已经远去,在一系列积极变革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2025年格灵深瞳将交出漂亮的答卷,我们拭目以待。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