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宿到艺术空间,这里用“宿”说重新诠释生活美学

2025-04-27 11:35:37 | 作者: 来源:互联网

【编者按】泊心云舍用独特的空间设计,营造充满艺术感和文化气息的栖居氛围。以当地传统建筑形制和人文风貌为基础打造的泊心家园,不仅为每一位家人构...

泊心云舍用独特的空间设计,营造充满艺术感和文化气息的栖居氛围。

以当地传统建筑形制和人文风貌为基础打造的泊心家园,不仅为每一位家人构建了难得的亲切感与归属感,同时也成为探索在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理想起点。

散落在庭院、艺术连廊、大堂等地的各色艺术藏品与建筑融为一体,整座民宿宛如文化展厅,诉说着中华大地不同区域文化的灿烂历史。

汉风古韵,穿越千年之美

泊心云舍·明经园和泊心云舍·山里客家分别位于徽州古村西递和梅州大埔客家山村。

徽文化和客家文化都是汉民族结合不同地缘环境对中原文化包容整合后,发展出的文明瑰宝,堪称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泊心云舍的藏品也从生产生活到文化艺术方方面面展示千年汉风之美。

砖雕:徽州三雕之一,在青石砖上雕刻人物、花卉、山水等图案。

木雕:徽州三雕中最精致的雕刻艺术。当地盛产木材,屋梁厅柱、栏杆门窗、桌椅几案等建筑木材上无不雕刻。木雕主题受儒家文化影响,主张“寓教于屋”。

石雕:徽州三雕之一,以浅层透雕和平雕为主,主题多为动植物、博古纹样和书法,人物山水较少。

合欢桌:又叫团圆桌,由两张半圆型的桌子拼成。将桌子分开摆放,表明男主人不在家,不宜接待外人。男主人归家后再将桌子拼在一起,象征着徽州夫妻的坚守和相望。

冰裂门:明清时期徽州读书人将门窗雕刻成冰裂纹样式,意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鼓励自己寒窗苦读,梅花香自苦寒来。

五福门:雕刻有五只大小形态各异的蝙蝠,“蝠”通“福”,是五福临门、幸福安康之意。

古徽墨-守口如瓶图、古徽墨-五牛图:清代,中国四大名墨之首,有千年历史,不仅代表精湛的制作工艺,还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传承。

文房四宝:清水冲石砚、民国釉上彩花卉笔筒、民国石湾绿釉笔架、民国毛笔

寿山石印章:寿山石是古代四大印章石之一,产于福州的名贵石材,有“福禄寿”的吉祥寓意,深受文人雅士喜爱。

线装古籍:清代医方、教育书籍,是新安医学和古徽州文风鼎盛的体现。

义泰行票据:义泰行是徽州米行。票据主要解决异地兑汇、信用担保、商业结算等问题,以徽商信誉为基础,持票人凭票兑付,体现了徽商“以信为本”经营理念,也反映了古代金融业的发展。

香樟木银币装具:是民国时期藏品,银币放入香樟木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保存,形成漂亮包浆。

石秤砣:徽商采用石秤砣,是为了在卖盐时避免铁秤砣被腐蚀造成缺斤短两,也是商人讲信誉的一种体现。

司马秤:又称戥子秤,象牙材质,主要秤微量贵重物品如金、银、药材和香料。

铜锁:八仙锁、龙凤锁、藏诗锁、牛锁。各种样式的铜锁反映了工匠精妙的机关设计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审美意趣。

西洋钟:明朝时传入中国,康乾年间盛行,深受宫廷喜爱,也推动了民间仿制钟表的发展。

清代暗花布料、乌木尺、铁梨木尺:徽布反应徽州传统手工布艺之美;乌木质地坚硬,木质细腻光滑不易腐蚀,铁梨木纹理秀雅、色泽沉静,都是良好的作尺原材料,体现徽州人在生产用具上较高的审美和标准。

青铜博山炉:博山炉即仙山造型的熏炉,是春秋战国以来持续发展的熏香文化和当时社会普遍流行的升仙信仰相结合的产物。

景泰蓝掐丝珐琅鎏金铜熏炉:源自欧洲的掐丝珐琅工艺在明景泰年间达到鼎盛。其工艺繁琐,成本高,产量低,明清时期一直是宫廷御用,反映了我国工匠高超的金属制作技艺。

冲锋号、煤油灯:冲锋号是战争年代的标志,煤油灯也是同时期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常见的家用物品,共同承载了我国厚重的近现代历史。

红酸枝木算盘:红酸枝木是明清时期的三大贡木之一,在家具中大量使用,也是老式精品算盘原材料。

花梨木玉石算盘:算盘的框、档、梁由花梨木制成,算珠由玉石制成,造型精美,古典大气。

浅降彩茶壶、铜制熏炉:用于泡茶熏香,浅绛彩是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新品种,晚清至民国初期的瓷器代表。

异域风情,信仰之旅

大理泊心云舍·MCA、丽江泊心云舍·文苑、香格里拉泊心云舍·稿公府分别代表着云南白族、纳西族、藏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那些不那么耳熟能详的文化,通过器物,在人们眼前活了起来。

心愿之门:印度婆罗门教古物,距今几百年历史。从南诏时期就传入大理的宗教文化也影响着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信仰。

艺术家画作:全国各地来到大理的艺术家在MCA留下的画作,是中国当代文艺发展的缩影。

百家姓东巴墙:用东巴文字撰写百家姓雕刻在青石砖墙上,造型独特,蕴含着东巴文化千年来的智慧。

纳西四福朝寿青石地雕:正中间一个“寿”字,四周是四只蝙蝠,即“四福”,是纳西族特色的地面装饰纹样,象征着祝福与吉祥。

东巴祭祀用具:东巴法铃、法螺、普巴杵、降魔杵等。纳西族人每年重要节庆,祭祀祈福时用到的工具,反映了东巴文化千年来自成体系的深邃神秘。

东巴经书、东巴祈福经文、长幅东巴字画:东巴文化内容极其丰富,哲学、历史、宗教、医学、天文、民俗、文学、艺术等无所不包,涉及纳西族人民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字记载和艺术作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后人学习的重要资料。

东巴柱:上方刻有大鹏神鸟、下方刻有东巴神,皆是纳西文化中的祥瑞图案,展现了精湛的雕刻技艺。

万卷桌、地八仙贡前方桌、太师椅、龙琴:中式传统名贵木制家具,沉稳大气,每一处都流淌着古韵与诗意。

千年金丝楠木茶台:从缅甸收藏而来,在中国建筑中,金丝楠木一直被视为最理想、最珍贵、最高级的建筑用材,广泛用于宫殿、园林、家具等场景中。用千年金丝楠木做茶台可见其气派和对茶文化的珍视。

藏式彩绘门头: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体现,用浓烈艳丽的色彩、宗教符号和精湛的雕刻技艺展现身份地位以及大自然与信仰共同造就的特色审美。

正门神龛:祭祀水神,藏族人民深信雨水为神龙带到天上,再普降甘霖、润泽人间,使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酥油灯墙:点酥油灯可以将世间变为火把,使火的慧光永不受阻,肉眼变得极为清亮,懂明善与非善之法。点亮整齐的酥油灯墙,愿此灯驱除黑暗,照亮漫漫人生路。

红铜火炉:红铜能满足香格里拉高原低温环境下的持续加热需求,因而是常见的藏族传统生活器具材料。火炉是家庭聚会的中心,承载着重要的情感与社交意义,是藏族文学绘画中常见的温暖意象。

藏八宝:宝伞、神鱼、宝瓶、妙莲、白螺、吉祥结、胜利幢、法轮,藏传佛教中常见的八种祥瑞图案,在室内供奉吉祥八宝,可避灾避难,招来各种吉祥之气。

大鹏金翅鸟木雕:大鹏金翅鸟是藏传佛教中著名的护法神兽,许多寺院、民居会将其形象绘在门楣经堂上,以驱邪镇煞。

百鸟朝凤木雕:百鸟朝凤是国画和雕刻的经典主题,反映了国泰民安和谐美好的愿望,在许多文物中都有广泛应用。该藏品顺着树根自然长势雕刻而成,造型精美,技艺精湛。

白塔:藏地符号之一,藏传佛教的重要建筑,通常用于供奉佛像或佛经。它是佛教教义中“金刚界”的象征,代表着诸佛的报身,也就是佛的智慧和慈悲的结晶。

天空之境转经筒:转经筒上刻有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顺时针转动可积功德,转动圈数越多,积累的功德越大。

器物无声,观其有魂,见过那些凝聚了时间和情感的艺术品,让人更动情于文明的延续和传承的意义。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