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历时数十天走访60余村庄,数次被跟踪围堵,揭开河北香河数万农民“被上楼”内幕。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作为该省新民居建设示范试点县,依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拆除旧村庄、置换全县建设用地指标的“新农村建设”系列工程正在展开。
4月19日至5月6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走访了该县60余个村庄,对38个村庄的土地增减挂钩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发现:香河县耕地见减不见增,约4万亩耕地被闲置或修建厂房、商品房等,其中涉及基本农田;5年间,政府建设用地审批超过11888亩,出让土地5063亩;被拆迁的旧村庄,尚未见真正复垦。
在香河,在“土地流转”名义下,农民“上楼”之前,便失去了耕地。
“老百姓以后干什么?吃什么?拿什么来养楼?”这是香河县农民对本报记者说的最频繁的一句话。
2007年国务院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即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农村建设用地腾退后复垦为耕地,置换城镇建设指标。
良田被“周转”并遭强铲强占
“以农为本,新农村用心说话。”香河县钱旺乡成自务村,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潮东香苑外墙标语还在,但施工已经停止。成自务村的村民,已经自发约定打着“还我土地”的横幅,轮流驻守工地大门,不让施工车辆进入,原因是:正在盖楼的这个地方,是成自务等村的耕地。
“都是好的水浇地。”村民们介绍说。
村民所讲的“好的水浇地”,也就是“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收,亩产吨粮”。除了种植小麦和玉米,部分村民还会种植蔬菜,供北京等地市场,每亩收入至少6000元,“大棚(蔬菜)好多(收入)3万元一亩。”村民李生(化名)等人说。
依据官方的说法,潮东香苑是钱旺乡16个村街未来安置的“新民居”,占地约560亩,除了占用成自务村的耕地,还涉及钱旺村、大六王村、小六王村等村的耕地。
根据河北省《关于农村新民居示范工程建设用地的指导意见(试行)》(冀国土资发20099号),对建新拆旧的新民居建设示范工程,需要新占农用地的,可采取先占后补的方法周转使用。上海绿地施工的潮东香苑,就是使用了“周转用地”。
“周转用地”的申报,需要征求被占地村民的意见。但成自务村村民告诉本报记者,至今没有任何人或单位来征求过他们的意见。
潮东香苑560亩土地性质的转变,据村民李生等人向本报记者回忆,大约始于2010年3月15日开始的土地流转,当时说流转时间期限截至2027年9月30日,每亩地每年补偿1200元。他和李牧(化名)等人,连土地流转协都还没有签,强行铲地的事儿就出现了。
据村民李生讲述:就在小麦收割前几天,2010年6月10日左右,夜里两点多钟,听到外面的狗“汪汪”地叫,不知道怎么回事,起床到门口一瞅,发现外面好多人在铲地,可能有16辆铲车。刚要开门出去,就被人堵住,让他不要到地里去。第二天,村民们发现,麦地已经夷为平地。
李牧是当地的种菜大户,承包了20.3亩耕地。他告诉记者,他一直没有同意土地流转。因为之前村里已经不止一次耕地被铲,他和同村的几个人就在蔬菜地里搭了房子,守护着菜地,地里正种着韭菜、黄瓜、西红柿、辣椒等蔬菜。2010年10月一个下雨的晚上,他刚刚离开菜地,就听说有铲车下地了。等他跑回去时,连房子带蔬菜大棚,全部被铲平了。
地方官员强推农民耕地
五百户镇十百户村,也是新民居试点村。香河县城乡规划局公开信息显示:“十百户村规划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为对外销售,另一部分用作村民回迁。”
十百户村800亩左右的耕地,原来80%是种植蔬菜,“黄淮海综合治理开发区”的石碑尚在,而如今,约300亩盖上了厂房,约500亩正在闲置。和成自务村一样,耕地盖厂房和闲置,始于2008年和2010年两次“土地流转”。
贾振海等6户村民,直到现在还没有同意流转,与其他村的“征地方式”类似,采取强制措施。他告诉记者,2008年9月,耕地里的一些灌溉设施被卸走,导致村民“没法浇地”。2010年11月5日,五百户镇副书记张广义、经委主任杨涛、人大副主席王立国等人,推平了十百户村的150亩左右耕地,他地上的2000多棵杨树和桃树也全部被推倒。
贾振海用手机录下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