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历时数十天走访60余村庄,数次被跟踪围堵,揭开河北香河数万农民“被上楼”内幕。
庄村民徐莲(化名)告诉记者,像她那样四十来岁的农民,学历通常在初中以下,出去找工作并不容易。姬庄许多妇女,就在村南边给人种树,做临时工。“种不上地,什么都没有。四十多岁,五十多岁,上哪都找不到事,只能做保洁。”她说。
政府:农民“白住楼,还得钱”
5月6日,本报记者采访了香河县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副主任王立生、香河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邵晓彪。
关于新农村建设,王立生说,其实“相当于县里的一个惠民工程”。
一方面,“新农村建设能置换出建设用地来。比如说1000口人的一个村子,整个村落占地得在1000亩出去了。但是建回迁楼,就3栋楼,十亩八亩的就够了。900多亩的就置换出那指标来了吗?实际上耕地没在减少,是在增加。”
另一方面,“我们这儿一亩地打600多斤麦子,您算一块钱一斤,600多块钱。搭上成本旋地50块钱一亩,播种40多块钱一亩,然后还得化肥、浇,后期的打农药,收割。在外面打工一天150块钱,你要是拿着口袋收麦子耽误两天就是300块。”
王立生说:“我们这边就业不用发愁”,“我们县是家具城,打工的人多,这儿一般都上班打工去了,一个月挣5000块钱,谁还种地啊!”
邵晓彪则说:“我们这边老百姓非常富裕。都不愿意种地。一个村如果有100户,得有90户做买卖。”
邵晓彪表示:“我们工作已经很难了,有时候不是部门的问题。中央要税收,要项目,香河县跑招商引资,来了之后没有项目给人家落脚之地,人家干啥来了?挺好的项目你没地落脚。刚才一直在提指标,这指标太少了,国家分配到省里,省里分配到市里,市分配到县,这一年超不过200亩,干啥使啊?不只是香河这种情况,别的县都这样,全国都这种情况。2000多个县都在争指标,其实你把这个指标多置换出来就行了。”
王立生和邵晓彪还称,现在新农村建设,“实际上村民不是没有地了。新农村改造如果顺利的话,过十年八年,总耕地面积增加了,不是减少了。”他们坚称,蒋新屯等地的耕地,还是农民在耕种。
“上楼”农民究竟能得到哪些实惠?
王立生说,实惠就是“白住楼,还得钱”。在香河县,通常被拆迁的农民,“一户白给你一套90平方的楼房,还得给你10万块钱”。至于社区的公共设施,比如说医院、学校,目前都没完善,将来三五年完善之后就会看到成果。
但是,他说:“新农村建设刚开始,农民的养老啊,就业啊,现在都是刚摸索阶段,还没有太成型的措施。”
王立生介绍,因为国家现在还没出台政策给安排养老保险,农民今后的养老保险将主要来源于村里置换建设用地指标获取的收益。
他介绍,旧村庄拆除后置换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有一部分要给开发商,“因为所有的钱都是人家开发商投的”,“要给他一部分指标,让他自个儿搞建设啊,搞项目啊挣钱”;一部分给当地政府搞一些“三产”服务项目。
邵晓彪则介绍,目前每个村庄都有一定比例的机动地或其他用地,比如道路、沟渠、坑塘,这些土地不直接分到各户,而用于换取物业、取暖等方面的补贴,以及60周岁以后的养老金,由村委会集体支配。
当地农民说“新农村”最好是给每户都盖一个二三层的小楼房,王立生说:“一户都盖小别墅,用地指标没置换出来,还是没节约用地。”不符合香河县的县情。
“老百姓就是担心,考虑到企业要给你100万占这地方,你给我十几万那不行。但是不能让人家企业一点利润都没有。毕竟先期投资不是一个亿、两个亿的事,有的是几十个亿撇那儿了,他要见效益还得在几年之后。咱们地方政府实际上想要老百姓多挣钱。这也有矛盾的地方。”王立生说。
邵晓彪说:“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