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续《红楼梦》之争议

2011-03-04 00:00:00 | 作者: 严葭淇来源:华夏时报

【编者按】[标签:描述]

本报记者 严葭淇 北京报道

   刘心武和张小波原本就是两个深具话题性的人物,而即将于4月在华人世界同日面世、《人民文学》和《收获》等文学期刊同时刊载的《刘心武续〈红楼梦〉》,则又一次将他们推到了公众和媒体灼热的目光下。
    自2月14日张小波在其微博连续发布100万册起印《刘心武续〈红楼梦〉》消息起,一波接一波的争议浪潮就拍岸而来。激烈者指责刘心武的续本是“狗尾续貂”,“给维纳斯接上胳臂”……并同时将矛头指向出版商凤凰联动总裁张小波,称其是将刘心武推向“火坑”的“幕后推手”。更有爆料称,出版商曾包下别墅,把刘心武拉到外地专心写作。对此,张小波回应:“我没那么恶,只是想多卖点书。”刘心武更高调表示:“该允许有人试一试,看能不能接得比他好一点。”
    而《刘心武续〈红楼梦〉》起印100万册,也是一个争议焦点,因为这无论是在出版界,还是内地小说的出版史上,都是一个奇迹。但张小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信心满满地表示:“100万只是一个起印数,如果我们的营销做得好,超过100万或远远超过100万,都是可能的。”至于“推手”一事,他说:“刘老师说他是蓄谋已久,而我们是乐观其成。”
    2月26日《刘心武续〈红楼梦〉》新闻发布会在西藏大厦举行。69岁的刘心武出席了发布会,并对此前关于续写的种种质疑和传闻答记者问。张小波则以北京大雪为由头,称“上天要以降瑞雪来传递一个信息:曹雪芹《红楼梦》的宿命轮转,在数百年后以这次出版为契机,来一次新的涤荡”。
续写,不忌讳千古骂名
    一般给名著写续书都是费力不讨好的,很可能招来无数骂名。更重要的是高鹗、程伟元的《红楼梦》流传很广,而清朝其他人的续书,也早在时光和骂声中泯然无闻,作为当代著名小说家的刘心武,为什么要去趟这个“雷”呢?
    对此,刘心武表示,他续写《红楼梦》是大因果和小因果作用的结果。大因果是他潜心研究《红楼梦》20年,从解读、揭秘《红楼梦》,到今天的续写和复原,既是他的抱负,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小因果,则与他早年的一段经历有关。上世纪80年代,年近70岁的作家端木蕻良,曾拄着拐杖跟他说过“想续《红楼梦》,却没这个力气了”。这个悲凉的情景一直萦绕在刘心武心中,让他今天仍唏嘘不已,“端木蕻良这一代作家,经历了过多无谓的命运崎岖,虽有才情却终身抱憾。所以这本续红,也是对去世的老友端木蕻良的告慰。”
    至于“狗尾续貂”、“给维纳斯接上手臂”之类指责,刘心武认为,既然高鹗、程伟元等人已经接了这个臂,而且接得还不好,那么就“该允许有人试一试,看能不能接得比他好一点”。
    刘心武很干脆地否定了外界对他“出名”的指责,“我出书不是为了出名,我出名比刘晓庆还早”,“我1977年发表《班主任》的时候,到街上都要被围观的”。他表示并不顾忌“什么千古骂名”,“我这么一个卑微的生命,我要千古之名干什么?我只要问心无愧就行,没做什么害人的事就行。”
    张小波也在采访中明确了自己的态度,“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他续他的,你欣赏认可或是钦佩,你可以去看;或者你认为是狗尾续貂,是给维纳斯接胳膊,你可以不看呀,当今社会,也没什么强迫性的东西。总之,我是乐观其成,但对反对的意见也表示尊重。”
    对于记者“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想达到什么市场和文化预期”的提问,张小波表示:“现在争论非常大,作为出版商,第一刘老师写这个书,我们非常尊重;另外我们耳濡目染,高鹗的续书对曹雪芹原笔原意的歪曲还是比较多的,刘老师想恢复曹雪芹的原笔原意,把曹雪芹丢失的后28回给找回来,那这个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张小波曾是个才华横溢的小说家和诗人,当记者请他以一个小说家的眼光评价《刘心武续〈红楼梦〉》是否好看时,他肯定地说:“我觉得很好看,我也是刚刚看完。第八十一回刚开始看时还有点‘隔’,总觉得是另外一个人写的,有点抗拒,看到八十四、八十五回,就渐渐入迷了,这也是我周围同事看后的共同感觉。”
复原工程,戴着镣铐跳舞
    但刘心武也表示,他续写《红楼梦》,其实是戴着镣铐跳舞,做的是曹雪芹全书的“复原工程”。经过探佚考证,刘心武认为曹雪芹的全书应该是108回,“前80回是曹雪芹的著作,是经典,一字都不能动的”,他的续书是从遗失的第八十一回开始,“是想还原曹雪芹写完了又散失了的后28回。”
    他介绍,在这个“复原工程”中,探佚的成分多于创作,因为要力图恢复曹雪芹的原笔原意。“曹雪芹的完本是有人读过的,而且留下了痕迹。”所以,他要做的便是根据前80回“草蛇灰线”般的伏笔和脂砚斋等人的评点,在续书里一一呈现。他说,这是“很辛苦的一件工作”。为了写好狱神庙,他还特意跑到河南,去实地察看中国仅存的一个狱神庙。
    刘心武说,他的《刘心武续〈红楼梦〉》是给那些热爱前80回、对高鹗的后40回不满意的读者读的。但其实即便是肯定他续写行动的读者,也对该书的艺术水准存有疑虑。因为再怎么说《红楼梦》也是一部文学作品,即便曹雪芹的原意可以通过探佚写出来,但这本续书又会比高鹗的续书高出多少呢?对此,刘心武也颇为坦诚,“可以打出60分的成绩,能够及格。”他承认,恢复曹雪芹原笔很难,而“高鹗有一点要尊重他,他毕竟是同时代的人,他是乾隆朝人。我是现在的人,语言上是很难追得上的”。
    毕竟时光离曹雪芹生活的年代已经过去200多年,而刘心武更表示他写作中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进入曹体”,“我要模仿曹雪芹前80回的语言。比如“因笑道”“巴巴的”……这都是前80回的曹体。我试图用这个曹体写,当然没有完全达到,所以我打60分。”
    而诗词也是刘心武的弱项,“但是我安排诗词是完全根据前80回的提示,”他强调,“不敢稍加穿凿,我不是为了展示诗词才能,我的续写前提是要复原曹雪芹的原意。”
    也有人担心刘心武的续作,会把《红楼梦》后28回演绎成一部宫闱秘史。刘心武不以为然,“我也是像曹雪芹那样的,真事隐、假语存。说是一部权力斗争的故事,我写权力斗争只是两回,而且是侧写,通过别人的议论勾勒出的。我写的还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
    而更多的人对《刘心武续〈红楼梦〉》人物命运的改动,也表达了不同意见。比如著名的黛玉之死,《刘心武续〈红楼梦〉》就写得很魔幻,让黛玉直接化成神仙走了。而高鹗版的黛玉之死却是续书中的华彩部分。因此,刘心武也坦言,“高鹗续著当中最成功的就是黛玉之死,魂归离恨天,文笔,我自愧不如。那是他的自由发挥,非常好,可以得100分。但不是曹雪芹原来的设计,原来的设计是黛玉死在水里”。
    一部《红楼梦》蕴含了无数谜团,当记者问到“续写《红楼梦》是否隐伏了你个人的秘密”时,刘心武情绪有些激动:“续写中其实融入了我自己对人生宦海沉浮的体悟,曹雪芹是“真事隐,假语存”,我也是。只可惜这一点一般读者看不出来,但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来会有人读出个中三昧。”
100万,并不是个大数字
    而公众对于张小波起印100万册的“壮举”也议论颇多。但张小波却对记者表示:“我们公司做超过100万的书还是挺多的,不管是《山楂树之恋》,还是《中国不高兴》,对于出版商来说,100万并不是什么超越历史的大数字。100万只是一个起印数,如果我们的营销做得好,超过100万或远远超过100万,都是可能的,当然商业上还是有风险的。”
    采访中,张小波也解释了乐观的原因:“今天(3月1日)当当网大概来了七八个人,他们对这本书非常重视,也非常看好销售前景,因为无论是网媒还是平媒,都已把它作为一个较大的文化事件,所有的媒体都有相关报道。”
    “当然在做之前,我们还是考量了我们做的刘老师百家讲坛的一系列书。”张小波说,过去做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就卖得很好,大概有六七十万套的销量。而“对于印数之类的事,刘老师也从来不跟我们提,每次都是我们告诉他印数,他总是说,你们定,你们定,因为我们有着长达十五六年的亲密合作关系”,“这次刘心武老师将浸透了七年心血的作品交付我们全权出版,更堪称惺惺相惜情投意合的典范”。
    但他强调,“推手”一事并不是外界想象的那样,刘心武的续写之举不是别人能够影响的。“出《刘心武续〈红楼梦〉》是我作为出版商的一个工作,刘老师说他是蓄谋已久,而我们是乐观其成。其实我们并没有跟刘老师说,你要什么时间什么时间完成。也就是在春节前,他告诉我们快写好了,那我们大家也很兴奋,我们也去祝贺,探讨出版之类的事。”
    事实上,作为图书策划人,张小波在业界有着“天外飞仙”之誉,《中国可以说不》、《求医不如求己》、《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中国不高兴》、《山楂树之恋》等畅销书,曾在出版界扔下一颗颗话题“炸弹”。这次做《刘心武续〈红楼梦〉》,外界也有评论称他要效仿清代出版家程伟元,出“张刘本”,做当代的程伟元。
    或许,不久之后出版界又将会看到张小波扔下的新话题“炸弹”。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