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NBA厮混了13个赛季的诺维茨基、以及基德和里昂……一帮老家伙成为NBA第十八支总冠军球队。
很多人觉得NBA不过是大卫·斯特恩幕后导演的一出戏,所以,当勒布朗·詹姆斯和德文·韦德这两位用肌肉武装到牙齿的篮球未来战士一路杀入总决赛,按一般孤胆英雄剧编剧思路,他们理应在多次被对手打翻在地之后,瞅准机会,使出一招足以让对手丧命的反击,然后浑身伤痕地立于废墟之上,英雄诞生。观众满足,票房爆棚,名利双收。
所以,2011年NBA总决赛第六战开始之前,小牛队的球迷忘不掉2006年总决赛被热火队翻盘的耻辱,即便在总比分3比2领先的情况下,仍担心这不过是联盟为詹姆斯和韦德联手反击预设的伏笔,一旦热火队的主场模式开启,这支优秀但低调的球队必然凶多吉少。
但就像人生中大多数时候一样,担忧之事并未发生。小牛队在美联航中心体育馆成为NBA历史上第十八支总冠军球队,德国人德克·诺维茨基加冕新科总决赛MVP。
难道斯特恩突然顿悟,决定不慕荣利,以余生追求比赛的公平公正?以“阴谋论”之心来看:不,绝不会!只不过造星运动不是以一个赛季而论,而是需要贯穿球员的整个职业生涯,以人生的长度作为坐标,也许这样,才能让每一次胜利刻写在人们的脑海里。
小牛牛大了
达拉斯小牛队具有一切悲情球队的要素。
2006年总决赛面对大鲨鱼奥尼尔和新兵韦德组成的热火队,成为NBA历史上第三支在总比分2比0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翻盘成功的球队。之后 2007年小牛队再度于常规赛打出67胜15负的全联盟最佳战绩,诺维茨基当选该赛季常规赛MVP,不过尴尬的是,当诺维茨基受领奖杯之时,小牛队已被巴伦·戴维斯率领的金州勇士队“黑八”,提前回家钓鱼。2008年,不服输的小牛在强队如林的西部赛区仍然拿到了第二的排名,成为联盟历史上第四支连续10 个赛季取得50胜的球队,随后又成就了一项纪录,被马刺队“黑七”,成为NBA改为7场4胜制以来首支连续两年被“黑八”和“黑七”的球队。之后,虽然小牛队一直保持在季后赛球队的水平,但元气大伤,又值湖人队和凯尔特人队如日中天之时,总冠军一时成为奢谈。
而球队核心诺维茨基也随着球队战绩的起伏被媒体和球迷大肆讨伐。这位具有优秀运动员血统的日耳曼长人具有灵活的脚步和柔和的投篮手法,但2.13米的身高并没有让他在篮下获得任何优势。NBA区别于FIBA(国际篮球联合会)的合理冲撞区设置,以及赛场上横行的肌肉型球员,让不少欧洲技术流大个儿不得不在篮下吃瘪,从而获得诸如“软蛋”的名号。
诺维茨基便是“软蛋”派中的一员,更由于所率球队在季后赛的糟糕战绩,被嘲笑为“No Ring(没有冠军戒指)斯基”或“No Win(赢不了)斯基”。
再看诺维茨基现在的帮手,38岁的贾森·基德被称为联盟第一控球后卫,2000、2001连续率新泽西网队打入总决赛,被巅峰期的奥尼尔和年轻气盛的科比的“OK”组合横扫;33岁的肖恩·马里昂两度打入西区决赛,未果;而酷爱歪带发箍的贾森·特里,更是跟着诺维茨基完整地经历了黑色季后赛;即便是主帅卡莱尔,2003年初掌步行者队,便夺得当赛季东部冠军,此后便一直无缘总决赛舞台,直至今日,昔日的金发小伙已经头顶无发、满脸沟壑。
但就是这样一帮老家伙,在职业生涯晚期把绝招练得更臻化境,而弱点日益难寻。诺维茨基对热火第二战,最后一分钟背身单打克里斯·波什,没有选择拿手的转身跳投,而是转身杀入篮下,上篮,比分反超。第四战高烧40度上场,比赛最后一回合如出一辙,强打上篮,再次反超;基德一直为人诟病的三分球多次在关键时刻中的,整个总决赛系列赛三分命中率47.8%,接近五成;就连马里昂极不标准的投篮姿势也成为罚球时的取分利器。
多年的征战让这些老兵洗尽铅华,曾经失败的伤痛更让他们心如止水、宠辱不惊。在本次季后赛中,小牛队四次在全场比赛最多落后两位数后依然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在总决赛第二战,更是在第四节落后对手15分的情况下反败为胜。
在关键的总决赛第四战,第四节时热火一度74比65领先,当时诺维茨基高烧40度,在场上就像禀赋娇怯的林妹妹,稍稍一碰就东倒西歪,这本应是热火队取得总比分3比1的大好时机。在NBA 62年的历史上,还没有球队能在总决赛系列赛中,在总比分1比3落后的情况下翻盘成功,即便在季后赛历史上,也仅有八支球队做到了这一点。哪想,手感欠佳的诺维茨基下半场抢下了10个篮板,而特里又如神兵天降,赢下了比赛。
回头想去,那场比赛已经决定了热火队今年的宿命。
热火火大了
勒布朗·詹姆斯注定成为2010~2011赛季最大的谜团,这位联盟中公认的现役第一人、身体素质最强者,总决赛如丢了三魂七魄,一直迷失。
赛季初离开克利夫兰骑士队加盟热火,与韦德强强联手的举动,已让他背负上克利夫兰“叛徒”的沉重罪名。只有拿到总冠军,才能让那些辱骂他的人闭嘴。他自己确信无疑,而他也正是这么做的。在总决赛之前,他是见人杀人、见佛杀佛的得分机器。常规赛平均得26.7分居第二位,但命中率高达51.1%。
但总决赛的詹姆斯似乎换了一个人,完全看不到赢取胜利的欲望,接到球马上传给队友,面对比他岁数大上将近一轮的老基德,不是杀入篮下表演天神下凡,而是经常选择并不吃准的转身跳投。被称为“小皇帝”的詹姆斯总决赛6场平均仅得17.8分,命中率下降到47%,第四场关键之战更是耻辱性地拿下8分,丝毫没有君临天下之威。
场外对詹姆斯令人费解的表现充满了各种猜测。第四场8分之旅让众人对詹姆斯的疑虑升至顶点,与此同时,有美国好事小报爆出詹姆斯女友与NBA球员拉沙德·刘易斯有染,在刘易斯出面澄清之后,美国又有数据专家称詹姆斯属于“金属疲劳”,他太累了。
数据专家称,相较之下,乔丹在六个夺冠赛季场均上场时间为:1991年场均40.5分钟、1992年场均41.8分钟、1993年场均41.2分钟、1996年场均40.7分钟、1997年场均42.3分钟、1998年41.5分钟。而詹姆斯在这个季后赛前四个系列赛的场均上场时间分别是:对费城 76人场均42.4分钟(单场最高44分钟)、对波士顿凯尔特人场均44.6分钟(单场最高50分钟)、对芝加哥公牛场均45.2分钟(单场最高49分钟)、对达拉斯小牛场均44.4分钟(单场最高46分钟)。
无论詹姆斯是否“金属疲劳”,但他的球迷也许会允许他因为体力透支上篮不进,允许他在强力突破时出现失误,不过,决不能允许他失去斗志。詹姆斯初入联盟时,面前横亘着两座大山:迈克尔·乔丹和科比·布莱恩特。而此二人都是出了名的“不服输”。
三人相比,都有傲视群雄的身体素质,以及极高的篮球智商。不过相比于乔丹和科比,詹姆斯初入联盟便展现出无私的一面,看到队友空位便毫不犹豫地传球,以至于一段时间内干着组织后卫的工作。如果回溯他们的成长经历,或许能看出日后性格的迥异。
乔丹在高中时因为身高不够而没能进入校队,这也成了他一生奋斗的动力,直到乔丹发表进入名人堂演说时,还对着台下的高中教练念念不忘此事;而科比从小跟随父亲去了意大利,在那个英语被冷落的国度,少年科比与同伴唯一可以交流的是篮球,唯一可为自己正名的是篮球,此外则寡言少语,独来独往。詹姆斯虽然生长在俄亥俄州阿克伦城的一个单亲家庭,但从小就与城内四位胜似家人兄弟的同好结成一支战无不胜的篮球队,夺得州高中篮球冠军,直到詹姆斯进入NBA他们才分开。
团队的成功想必让詹姆斯记忆犹新,但上天赐予他禀赋,就是让他能在生死关头杀出重围,成为篮球场上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英雄。而现在的詹姆斯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和勒布朗一样,韦德的亲生父亲没管过事,他娘很早就改嫁了。他后爹家有三个孩子,当它们去街头篮球场斗牛打21分时,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不吹犯规,敢上篮的是好汉,跳投的是孬种。可以想象,那是一种怎样严酷的训练环境。
今年总决赛中的韦德比2006年的韦德更强,而好胜之心丝毫没有因初出茅庐便获得总冠军而动摇。他现在唯一缺的,就是一个帮手。他赛季初决定与詹姆斯分权、赛季中不贪功不争权的表现,已经证明他的理智与成熟。
当詹姆斯和韦德终于在东区半决赛中把凯尔特人斩落马下时,多年留下的阴霾一扫而空,他们相拥而泣,觉得之后便是坦途一片,可谁知,这只是两个年轻人联手走向总冠军的途中不大不小的一步。湖人、凯尔特人、马刺、小牛终将老去,96黄金一代也只剩下科比勉力支撑,未来总归是詹姆斯这一代的,只是,老家伙们握紧拳头,以意志和经验延宕着新老更替的发生。
这样的嬗变才配得上职业体育的精神,充满着竞争和不屈的生命力。同时,也成就了斯特恩精心谋划的商业体育大戏。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